第779章 麵聖(1)(1 / 2)

一整天蘇任就帶著家人遊長安,閉口不提去見皇帝的事情。眼看著天就要黑了,蘇任帶著一家人回到長安的家,安頓好了之後,這才出門去建章宮。

蘇任來的時候,劉吉慶就在宮門口站著,臉色不好:“蘇將軍的架子可真大,奴才在這裏足足等了一日,蘇將軍的長安行可盡興?”

“還好!”將手裏的紙包扔到劉吉慶懷裏:“路過鹵肉店,覺得不錯,就買了些,讓人切了送到宣室,我要與陛下喝酒!”

劉吉慶苦笑一聲,將紙包遞給身後的內侍,閃身讓開路:“蘇將軍請,陛下可等了您一天了!”

晚上的皇宮,蘇任還是第一次來。陰森恐怖來形容最貼切不過,長長的甬道隻有五尺寬,兩邊是幾丈高的牆,白天走進來都有些壓抑,更不要說晚上,幾個內侍提著燈籠走在兩邊更增加了幾分詭異。因為是晚上,甬道兩邊的各家宮門早已關閉,靜悄悄的沒有絲毫聲音,一聲野貓叫聲,讓蘇任渾身起雞皮疙瘩。

隻有宣室中透出來微微的亮光,禦林軍精神抖擻的站在門外。劉吉慶看了蘇任一眼,蘇任停住腳步,看著劉吉慶進去稟報。

“讓他滾進來,竟然讓朕足足等了一天!”宣室中傳來咆哮,蘇任能看見那幾個禦林軍向他投來同情的眼神。

蘇任要進去的時候,正好碰到捧著托盤過來的內侍。蘇任看了一眼,就是他帶來的醬肉,便伸手接了過來。內侍嚇了一跳,跪在地上看著劉吉慶。劉吉慶沒說話,內侍這才慌忙退了下去。宣室中就劉徹一人,桌案上放著厚厚幾摞奏折,劉徹趴在桌案上被奏折遮擋了身影。

劉吉慶沒有跟進來,站在門口示意裏麵的小內侍出去,然後自己輕輕推出去將門關上。他很清楚皇帝絕不是生蘇任的氣,這麼些年陪在皇帝身邊,從先帝到現在皇帝,劉吉慶有這樣的自信。

蘇任將托盤擺在店中小幾上,用手捏起一塊塞進嘴裏,漫步過來伸長脖子看劉徹批奏折:“荊州水災?還死了那麼多人,那個太守該殺!”

劉徹翻了個白眼,三兩下將奏折寫完,重重的合上:“荊州水患皆因江河太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再往江陵地區就更嚴重,朕就奇怪了按理說你的江蘇城實在沼澤之上建城的,怎麼就沒聽過水患之事?”

蘇任笑了一聲:“江蘇城在建造之處就用石料為底,生生比周邊高出一丈,何況我還疏通河道,並將鄱陽湖修整過,建造江蘇城的基礎花費比建城貴了一倍,這就是沒有水患的原因。”

“難道要朕下令將襄陽、南陽幾城重修一遍?”

蘇任連忙搖頭:“臣絕沒那個心思,何況陛下現在的心思也在北麵,不會將國庫的錢用在這地方,再說翻修荊州城池也不是一件小事,十萬百姓需要重新安置就是夠整個朝廷忙的,與其用這些事情絆住陛下手腳,不如疏通河流劃算。”

劉徹慢慢起身,繞過幾案走到蘇任擺好的吃食的小幾旁坐下來,伸手抓起一塊鹵肉塞進嘴裏,砸吧兩下:“不錯,應該是柳條巷牛老漢家的,這時候應該再有一壺酒就好了。”

蘇任自覺地坐到劉徹對麵,變戲法般拿出一壺酒,劉徹伸手搶過來,對著壺嘴狠狠灌了一口,長出一口氣:“舒服!好久沒有這樣喝過酒了,隻可惜就一壺,朕何日才能沒有這麼多事情煩擾,想當年……”

“停!”不等劉徹把話說完,蘇任伸手阻止:“別抱怨了,皇帝就要有皇帝的自覺,既然享受了誤傷的權利那就要付出相應的責任,孟子有句話叫魚與熊掌不可見得,就是這個道理。”

劉徹嗬嗬笑了兩聲,放下酒壺:“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著也,孟子教人向善的話你都理解成這個樣子,看來你那個嶽父所言不需,你就是不學無術一知半解。”

蘇任道:“學問是靠自己理解的,一句話我理解是這樣的意思,別人理解成那樣的意思有什麼奇怪?若天下人都是一樣的理解豈不是一點意思都沒有,更談不上進步。”

“這就是你創辦樓觀書院的初衷?”

蘇任搖搖頭:“樓觀書院乃是陛下的書院,我就是個看門的和弄錢的,我走了一年書院依舊正常運轉,我相信哪怕我死了書院也一樣平安無事!說起樓觀書院,陛下這一年多有沒有去過?”

劉徹點點頭:“去過幾次,本打算聽聽你弄來的那些先生教的都是什麼,卻被你的嶽父轟了出來,看在你的麵子上朕忍了,若放在當初他絕沒那樣的膽子。”

“哈哈哈……”蘇任笑的很放肆:“沒想到,真沒想到,我嶽父竟然都敢轟陛下了,看來教訓我他沒一點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