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出現了一股打工熱潮,不止很多青年外出打工,就是三十多歲的精壯勞力,也出去了不少。
據說事情是由一個出手大方的青年引起的,有人認出,那青年就是最先走出村裏的張杉夫婦的兒子。
青年衣錦還鄉,自然是大大的炫耀一番,把城裏吹噓的多麼多麼好,自己多麼多麼有錢。
村裏很少有人去過城裏,聽他說的有聲有色的,再加上吳秀夫婦賺錢辦了小賣部,立刻就踴躍提出要去城裏打工了。
青年在城裏的做什麼工作不得而知,隻知道他現在是做中間介紹人,簡單點說就把村裏人帶出去打工,到時候他再收取一定的費用。
村子就這麼大,幾乎是誰家丟了隻雞都能弄的滿村皆知,張家明早出晚歸的上班,也聽到了這類消息。
晚餐時候,張家明就跟霍小文說起這件事。
“小文,你知道嗎,到城裏打工能有三四十塊錢一個月。”
看張家明那副躍躍欲試的樣子,霍小文果斷潑冷水:“我不管在那有多賺錢,反正你不能去。”
“為什麼?”
“你想啊,你是能出去打工了,可我呢?我還得在村裏每天盼著你回來。”
張家明聽出了她話中的重點,走過去抱住了她:“原來是小媳婦舍不得丈夫出遠門。”
霍小文臉色飛紅,“從哪裏學來這些粗俗的話。”聲音低低的,卻是默認他的話。
“家明哥哥,你把磚廠的工作辭退了吧。”
霍小文冷不丁說出這句話倒把張家明嚇了一跳,反應過來他連忙搖頭:“不行,如果你的生意出什麼意外了,那我們兩個不是又要挨餓。”
會挨餓嗎?霍小文想起那個冬天,打回來的獵物被霍家搶去,張家明鋃鐺入獄,等他回來的時候已經一貧如洗,實在沒辦法了才去張大國家借糧。
霍小文拉著張家明的手,一種粗糙感從手心傳入大腦,霍小文一陣心疼。
“家明哥哥,那時候是有霍大山母子經常來搗亂,現在我們過上了正常的生活,你回來種田,我們也能吃飽穿暖。”
霍小文溫言細語,張家明確實心動了,在磚廠的日子很難熬,那麼重的灰塵,他總覺得鼻子堵的厲害。
可是真的就這麼放棄了嗎?
張家明有些不甘心,那裏怎麼說也是一隻金飯碗,每天都有錢賺。
狠了狠心,張家明搬出了這個最難以否決的借口:“我已經簽了合同了,如果沒做滿,會賠很多錢的。”
霍小文暗暗歎息,“家明哥哥,你還是不會撒謊。”
可是她又無計可施,當初就說好去磚廠隻是權宜之計,等日子好過了,就辭了的。
霍小文真的不懂,這麼辛苦勞累的磚廠工作,為什麼張家明總是揪著不放?
誰也說服不了誰,這件事隻得作罷。
躺在床上,總是輾轉反側睡不著,屋外滴滴答答的雨聲更是讓人煩躁。
本來今天是打算是鎮上看看的,農貿市場灰塵滿天的,總不能經常在那裏賣醃菜,霍小文還是決定走推銷這條路子。
如果鎮上那些小飯店願意收她的醃菜,那她就可以發家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