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即便祿東攢還沒有提出條件,李世民也是十分傾向這門婚事的,再加上嫁出去的也不是自己的女兒,更少了些顧慮,反正曆朝曆代都有和親的例子,隻要能帶來足夠的利益,一個女人的終身幸福算得了什麼,榮譽又算的了什麼。
再說,李道宗的女兒李雪雁,還是自己主動願意的。
這件事被人刻意說了出來,整個長安都在議論,甚至連欽陵被薛仁貴打敗這件事都掩蓋了下去。
但是,百姓們的情緒並不怎麼高昂,一說和親,那就是意味著認輸,意味著弱者在討好強者,此時大唐明明強盛到了極點,為何還要遠嫁公主。
百姓們可不知道李世民的心意,現在最想的就是平了國內的那些世家,為此,即便和親也在所不惜。
李世民無疑是一個完美的政客。思考事情也是極為全麵的,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或者說隻有絕少的一部分人這樣。
而那些在戰場上廝殺的士兵,為了榮譽每天枯燥的堅持在崗位上的士兵們又怎麼能承受的住。
所以就在消息傳開的那一天,所有有關於軍隊的地方,都圍滿了人,這些人不是普通人,都是因傷退出軍隊的那些傷兵。
這些傷兵代表著李唐的曆史,是李唐能走到現如今這麼強盛的脊柱,代表著軍人的榮譽。
如果,真的走到了那一步,自己的軍隊守護不了家國的安全,需要用和親來作為手段,他們隻會自慚形愧,隻會更加拚命的作戰,卻沒有理由阻止。
可是現在的大唐需要這樣的妥協嗎,如果這個時候的大唐都需要這樣的妥協,那麼他們的犧牲又是什麼呢。
李道宗的府上,此時也變得很熱鬧,很多官員都來拜訪,更不要說以前就和李道宗關係親近的。
李道宗原本就是李氏宗親,現在又要犧牲自己的女兒,李世民自然會給他極大的補償。
不過李道宗卻沒有顯得那麼開心,直到把最後一批客人送走以後,李道宗疲倦的揉了揉自己的額頭,歎了口氣。
在大廳裏,還有一個女孩,女孩十七八歲的模樣,模樣英俊,臉上卻有一股極為少見的倔強。
沒錯,這個女孩就得用英俊來形容,並沒有千金小姐那種嬌滴滴的感覺。
想來也是,如果真是嬌滴滴的大小姐,又怎麼又勇氣獨身一人遠嫁土番呢。
“這一次和親,陛下心裏應該是有了決斷,雖說得到了很多,但是比之要失去的,也算不了什麼了!”李道宗道,聲音裏透露著疲憊與蒼老。
“父親,女兒嫁到土番,就能止住兩國的戰爭,為土番帶去文明,便能感化土番百姓,如此會有多少人能幸免遇難,再說,鬆讚幹布應該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配的上女兒!”
“戰爭!你以為就憑你就能止住嗎!”李道宗道。
“父親,女兒有信心,隻要感化土番,戰爭就能止住,一切都是為了大唐和土番的百姓!”
李道宗臉上忽然間出現了幾道皺紋,並沒有繼續反駁,顯然父女之間的談話已經進行過了很多次。
到了現在,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因為李世民心裏已經有了選擇。
最終,土番正式上書,請求聯姻,寫的十分誠懇,最重要的是土番願意拿出土渾穀,土地對於任何一個皇朝來說都是最重要的。
可是,李世民似乎忽略了,土穀渾原本就是大唐打下來的,隻是被土番搶了過去。
又過了三天,土番再一次上書,這一次終於是提到了土番真正的目的,內容上寫到,土番地處於高原,為了保障唐朝出嫁公主的健康,希望大唐能派醫師跟隨,同時,對於嫁妝的要求,也羅列了一大堆,不出所料,唐朝最先進的那些,也就是宇文哲能拿出的那些,全部都在這個清單裏。
李世民看到了這份清單以後,沉默了許久,但卻什麼都沒說,這時候所有人都知道了李世民的想法,對於李世民來說永遠是利益為先,這也是帝王必須必要的具備的。
或者說是這個時代的局限性,即便是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也逃脫不了局限性的限製,並不知道宇文哲給大唐的帶來的改變到底是意味著什麼。
那些退休的軍人,聚集到各處與軍隊有關的官家場所,但是並沒有什麼用處,既然李世民已經有所決定,誰還敢做出反駁的舉動。
就連魏征也沒有任何動作,或許魏征也以為,李世民的抉擇是正確的,畢竟,壤外必先安內這句話自古就有,建立一個完全權利集中的國家,是他們這些經曆隋末戰亂,經曆那麼多年慘狀的大臣們首先想要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