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哲的話,魄力十足,瘋狂、驕傲、不可一世,眾臣全都吃驚的看著宇文哲,甚至忘記了有所反應。
在這一瞬間反應過來的隻有李靖,李靖背對著李世民,雙手按在宇文哲的肩膀上,笑了,“哈哈哈,我輩將士,就該有這樣的脾氣,這才是年輕人,你之前太過沉著冷靜了,冷靜的像是一個老家夥,讓本將總是忘記你的年齡,你還沒有二十歲,還沒有二十歲啊!”
“就是,我老程也這樣覺得,林哲小子才二十歲,為了我大唐所失去的不比你們這些老家夥少,說他是災星,你們也不嫌害臊,要是在銀川敢這樣說,當地的百姓就能撕了你們,你家的災星能夠為了百姓主動去感染瘟疫?不管如何,我老程認可林哲小子,你們誰還有話說!”
程咬金在宇文哲背後,兩條胳膊控製著宇文哲的腰,大聲的吼道。
“陛下,英雄不問出身,亦不問年齡,達者為先。漢朝霍去病不也是十九歲就封了大帥之位嗎,林哲不比霍去病差,他的功勞,配得上前鋒軍將領的職位,末將心服口服!”
李績出列,躬身道。
“陛下,林哲打敗了李靖將軍,末將心腹!”
“林哲將軍,領兵前鋒軍,足矣!”
很快,大多數武將開口,即便是沒有開口的,也全都沉默不語。
宇文哲哲打敗了李靖,武將中誰能不服,再加上自古以來,文臣武將沒有不生間隙的,唐朝開國後,隨著朝局漸漸地平穩,文官的地位逐步上升,俗話說,亂世重將平天下,盛世重文治天下。
這一幫戰場殺敵出身的將領們,對於文官的權柄早就頗有怨言,尤其是有時那些文官自以為學識過人,看著武將的眼神都是一副鄙視大老粗的樣子。
一開口,滿嘴的道德模範、轉來轉去,甚至開始參與監管軍隊事宜。
貞觀二年,全國發生大麵積的蝗災,李孝恭帶兵賑災,當時的災情比想象中嚴重,帶去的糧食很快就消耗殆盡了。
當時交通不便,通訊不及時,李孝恭無奈之下隻能擅自決定,分散部隊,向周圍沒有受災地區的百姓征糧,終於,曆經艱難後,賑災完成返回長安。
第二天上朝,李世民剛剛搬旨嘉獎,就有禦史參李孝恭剝削百姓的奏折呈了上來,不大一會兒就堆滿了桌子。
當時李孝恭二話沒說,退朝後以實地探查為由,抓了數十名禦史前往受災地區。
結果災民感激李孝恭的救命之恩,差點沒把這十幾名禦史活活打死。
禦史們心聲憤恨,開始走訪周邊被征糧地區的百姓,想要尋訪李孝恭剝奪百姓糧草的證據,卻發現百姓們的手裏都留下了一張欠條,而且對於李孝恭征糧一事抱有很大的理解和支持,最終這件事隻能不了了之。
禦史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可壞就壞在大多文人都有一種操蛋的傲氣,自以為是,這也是武將文臣相互之間對不上眼,最大的原因。
可是不管如何,大家同殿為臣,麵子上還要過得去。
就在此時,宇文哲卻爆發了,一頓破口大罵,罵的這些武將們心裏那個舒坦啊,全都罵在了點子上。
說的太對了,要是沒有我們在外麵拚死拚活抵禦外敵,你還有著這樣安穩的環境在這研究學問,還不早就讓異族給弄死了。
你去跟異族擺弄那些大道理吧,人家不弄死你才怪!
就連宇文哲自己都想不到,這一通大罵雖說把孔穎達給得罪死了,在軍方,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