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風染登位(2 / 2)

眾人仔細審視著,也確實是賀月的親筆手寫,那印鑒也是真跡,然而,還是有疑點。一個內閣學士問:“這是一方男子用的手巾?但是,不是先帝的。”皇帝的手巾都暗龍紋。

風染道:“是本帥的手巾。”

那內閣學士又指著手巾上一個深褐色的不規則小圓點問風染:“風將軍,這個是什麼?”手諭怎麼能讓汙漬玷汙了呢?

風染還沒答,莊唯一隨口答道:“是血。”他當然認得這方手巾了,這是風染練功練吐了血,他當風染身子不好了,拿去獻給賀月的。他一答了就知道不好了。

果然其他的人都看向莊唯一:“莊大人怎麼會知道?”

莊唯一反咬一口:“血幹涸了就是這顏色,各位大人連這點都看不出來?”意思各位大人是不是太沒有見識了?

各位大人還沒有反應過來,風染淡淡地解說道:“是本帥練功練吐血了,就拿巾子擦個嘴。”

“風將軍拿先帝的手諭擦嘴?”很好,不管手諭真假,拿手諭擦嘴,一條輕慢玷汙聖旨之罪就逃不掉了。

“是本帥先用巾子擦了嘴,後來陛下才在巾子上寫的手諭。”

“先帝為什麼要在風將軍吐了血的手巾上寫手諭?”

然後,似乎找到了突破口,其他四個內閣學士的問題滾滾而來。

“先帝為什麼要寫下這道手諭?”

“先帝怎麼不在幹淨的手巾上寫諭?不,為什麼不在專用的九龍錦上寫諭?”

“寫這個諭旨時,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可有人看見?”

“先帝是自願寫下這道手諭的嗎?”

“看這巾子,陳色已經舊了,先帝是什麼時候寫的手諭?”

“先帝在時,為什麼從未說過曾寫下過這等手諭?”

“為什麼掌印內侍的用印記錄中,沒有在此手諭上用印的記錄?”

“為什麼先帝在時,風將軍不拿出手諭來,要等先帝駕崩才拿出來?”

……

學士問得起勁,風染隻淡淡答道:“不知道。”“不曉得。”“不清楚。”“不確定。”……

“夠了!”太後放開皇後,站起身斷喝道:“各位大人隻管說,這手諭,是真是假,有無偽造。”再這麼問下去,隻怕四位學士要把話題導向“風染使用武力脅迫先帝寫下手諭,意圖等先帝駕崩後篡位”的方向去。

太後一喝,亦有幾分威嚴,四位內閣學士隻能住了口,八個齊齊從禦案前退開,跪在璽階下。太後說道:“哀家已經看過這道手諭了,哀家老眼未花,神誌清醒,哀家認為,此諭當是我兒手書無疑。”頓了頓又道:“我兒天潢貴胄,風骨渾成,豈能容宵小脅迫?各位大人不必猜疑此諭用意,隻鑒此諭真偽即可。各位大人都說說吧,此手諭可是我兒真跡,印鑒有無偽造。”

莊唯一最先表態,表示確係陛下真跡。

太後一番話,暗示意味如何明顯,那掌印內侍和二個宣旨內侍,可是隸屬於後宮之人,直接就在太後的管轄之下,豈敢逆了太後的意思?再說了,朝堂上的鬥爭也跟他們沒有多大關係。若想投效新君,隻怕新君還沒登位,自己回頭就先被太後處死了,縣官不如現管啊!三個內侍沒多大糾結就表示:確係真跡!

這一下,見過手諭的九人,已經有五個表示是真跡了。隻是內侍因身份低微,話語不夠份量,也不能說就占了優勢。其他四個學士在太後和眾臣的逼視,也不得不表態:手諭是真跡。但在表態的同時,又暗示,這手諭的來曆可疑!

既然經鑒定,手諭為真,風染再次宣旨:“成德陛下口諭:朕若不測,著成化城風染即刻繼位,欽此!”風染冷肅的目光掃過朝堂眾臣和王爺,見眾臣沒見吱聲,說道:“既然各位大人和王爺都無異議,那便遵旨吧!”

風染也不管眾臣驚詫,收回攤在禦案上的手諭,轉身走到九龍禦案前,說:“本帥不尚虛禮,無須大典,坐上這九龍禦椅,便即登基!”

“……!!!”眾臣和眾王都瞪大了眼,哪有登基登得這麼隨便的?這太雷厲風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