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七星崗會盟(2 / 2)

史記:靖亂三年九月二十月,索雲國收複北方南棗郡全境。

史記:靖亂三年九月廿一日,成德帝鑾駕自成化城出發北上,將於十月初一日於南棗郡七星崗主峰與嘉國耀乾帝,汀國禮部大臣,喆國禮部大臣舉行會盟,商議和談通商之事。

賀月率領一眾和談大臣,帶了三千禦前護衛,三萬京畿守軍浩浩蕩蕩地從北門出發,風染和紀紫煙站在北門的城樓上,各自送別自己心頭牽掛之人,一直到隊伍都走得看不見了,風染才與紀紫煙默默無語地回了容苑。

鄭修年一離開,風染和紀紫煙都覺得容苑裏頓時就冷清了,兩個人都沒精打采的。好在還有個呀呀學語的安哥兒,又還有個喜歡嘮嘮叨叨的小遠,才使得容苑還有幾分生氣。

除了值崗和睡覺,風染幾乎天天時時都呆在都統帥府裏,關注著前方送回來的戰報。雖然賀月已經走了,都統帥府還有各種號令發布出來會讓人覺得奇怪起疑,可是風染也全然顧不得了。

在賀月出發前,風染已經下令陳丹丘率領一半萬青山將士去接管匪嘉撤退後的南棗郡,並且命令陳丹丘把南棗郡所有區域細搜一遍,發現有人,立即就地誅殺。

索雲國在南撤之時,把南棗郡所有百姓都強行南遷了,又把村鎮房屋都毀了,水井都堵了,此後霧黑蠻子和匪嘉雖然先後占據了南棗郡兩年多,但並沒有遷民前去屯田,南棗郡雖說平坦肥沃,可成了霧黑蠻子攻打中路三國的最前沿,普通百姓,本就懼怕霧黑蠻子,哪敢主動跑到霧黑蠻子的大軍眼皮底下開荒種地?因此,兩年間南棗郡的千裏良田被完全拋荒,整個郡一片荒蕪,除了往來兵卒,沒一個百姓。

霧黑和匪嘉在占領南棗郡之後,並沒有在南棗郡得到多少好處,糧沒搶到不說,連個人都沒搶到,屋子都是破的,隻剩下一片瓦礫,想吃口水,隻能喝河水,離河遠的,得自己挖井!那現成的井清理起來,比現挖井還費勁。占領南棗郡,跟進了深山老林似的。這也是匪嘉如此爽快地撤出南棗郡以表和談誠意的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南棗郡境內還能有人,多半就是匪嘉留下來,意圖窺探索雲國動靜的吧?當然,也可能會有一些流民冒險進來偷偷開荒種地的,風染為保賀月安妥,寧枉勿縱,便下令全部誅殺了。為了賀月安妥,他不在乎身上再多擔幾條人命血腥。

賀月此去是和談,並非打仗,應該不會有什麼凶險。隻是風染老覺得不安和擔憂。

賀月並非誠心和談,隻是為了爭取時間,能多派人手前往匪嘉各地尋訪延壽之法。為了能盡快簽約通商,風染猜測賀月應該不會過多地跟匪嘉斤斤計較,讓利讓權在所難免,反正這些讓利讓權隻得五個月的期限。

賀月的私心和用意,除了風染,再不會告訴任何人,隻是這樣的和談條約,到了索雲國朝堂上,隻怕會被視為喪權辱國之約!永遠被記錄在史書之上。

史書上不會記下賀月的私心,隻會記下成德帝軟弱昏聵地在七星崗跟匪嘉國簽署了喪權辱國的和談條約。

曆史和後世,會永遠記住成德帝的恥辱!

可是,風染清楚:將來,賀月留在史書上的恥辱,銘刻的是賀月對他的喜歡。他不能勸賀月取消和談,因為勸了也沒有用。賀月大多數時候不獨斷,但賀月一旦決定做一件事,就一定會去做,並且要做成。

風染想:昔年,索雲國朝堂眾臣總怕他蠱惑皇帝,禍國殃民……果然,應驗了!

風染除了叫陳丹丘清除了南棗郡內的所有閑雜人等之外,更令他對七星崗及周圍區域嚴密清查,然後率領五萬北軍負責護衛警戒,以保皇帝安穩。

七星崗是座落在南棗郡邊境的七個連綿相連的小山坡,這小山坡把天路原和丘棗平原劃分開來,七星崗隸屬於南棗群,是索雲國國土,七星崗的北坡坡下往北便是嘉國所轄的天路原,向南便是索雲國所轄的丘棗平原。所謂主峰,其實隻是七個小山坡中最高的那個小山坡,那小山坡坡度不陡,長著些鬆柏,坡頂卻是禿的,是塊五丈見方的平緩凸坡,因種什麼都不生長,俗稱癩痢頂。

史記:靖亂三年十月初一日,成德帝在七星崗癩痢頂與匪嘉耀乾帝會盟時,遭霧黑大軍突襲,匪嘉軍裏應外合,重創我索雲護駕軍,成德帝於癩痢頂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