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火燒船(2 / 2)

邦淇郡駐軍太少,加上風染帶去的一千餘鄭家軍也不過才兩萬餘人。而河對岸的霧黑大軍至少在二十萬人以上!

強渡令下,霧黑大軍征集的船隻千帆競發,戰鼓雷動,號角分明,煞是壯觀。

隻是涫水雖然在枯水季,河水仍舊相當湍急,有不少船隻行至河中,一個操作不慎,船略失平衡,便被湍急的河水和水中旋渦給打翻吞沒。但是大多數的船隻從河上逼近邦淇郡河岸。

風染一直等到霧黑的船隻行到近要靠近岸邊了才下令放箭。霧黑方早有防備,拿出盾牌,差不多把箭隻都擋下了。

隨後霧黑方的船隻就抵靠在河堤壩上,真正的鏊戰這才開始。

因為風染一早就叫深挖河灘,便沒有淺灘可以泊船,又加高了堤壩,霧黑船隻靠岸就隻能直接靠在堤壩上。船靠在堤壩上,船上的人卻爬不上堤壩,從甲板上看那高聳的堤壩,就跟一堵牆似的。霧黑兵卒隻得在將官的催促下,在船頭上搭人梯,拚命往上爬。

索雲國的兵卒們居高臨下,要麼射箭,要麼直接搬起石塊住下砸,船頭上人擠著人,一石頭砸下去,打中幾個人,竟比射箭還管用。他們都不用殺死霧黑兵卒,隻要把霧黑兵卒打下船去,落水之後,湍急而寒冷的涫水會翻卷著霧黑兵卒飛快地一邊撞擊河岸,一邊流向下遊。不是精擅水性之人,一旦落水,極少能夠生還。

蘇拉爾大帝站在河岸邊親自督戰,對此一戰,他準備不計傷亡,勢在必得!他已經收到哨探的傳回來的消息:說索雲國新任命的都統帥隻帶著一千親兵,親往曼子渡督戰來了,後續援軍正在趕來途中。蘇拉爾觀察著河對岸曼子渡口一天天的變化,心頭著急,不等己方籌到足夠的船隻,他就不得不下命強渡涫水,搶占曼子渡。邦淇郡駐軍本少,那都統帥又隻帶了一千人來,他必須要趁著曼子渡守軍人少時拿下來,不然若是等到對方援軍一到,再想攻克,就得付出更加慘重的找價。所以,盡管看著己方傷亡巨大,蘇拉爾大帝仍是下命繼續擊鼓督戰。

聽到聲聲鼓響,即使是眼看著前麵的霧黑兵卒被紛紛射殺或被擊落水中,後麵的霧黑兵卒仍是鼓著勇氣密密麻麻地搭著人梯往堤壩上攀爬。

這時候,交戰雙方就是比賽速度了:是霧黑兵卒爬上堤壩的速度快?還是索雲兵卒殺敵的速度更快?

一場血戰在曼子渡碼頭展開,碼頭渡口上很快就染滿了鮮血,連帶著也染紅了半邊河水!

風染穿著銀甲素袍,戴著血色纓絡的頭盔,披著猩紅披風始終站在碼頭上,雖然沒有親自手動殺敵,卻是指揮若定,再加上戰前老辣幹練的布防練兵,給了邦淇駐軍莫大的信心的鼓舞。

風染帶來的幾個參讚,不等風染吩咐,早已經跑去跟兵卒們戰鬥在一起了。他們曾是獨當一麵的統帥或是權重一方的將軍,都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一邊身先士卒奮勇殺敵,一邊指揮指導著普通兵卒如何作戰,能更加地理解貫徹風染的戰術,便得風染指揮輕鬆不少。

以二萬兵力抵敵對方二十萬大軍的進攻,力量相差太過懸殊,終究,索雲軍抵擋不住霧黑兵卒的攀爬速度,有幾波霧黑兵卒已經爬上的堤壩,又被索雲兵和鄭家兵拚命殺下堤去,然後這並不能阻止霧黑兵卒的進攻速度,眼看著一場短兵相接的肉搏戰即將在碼頭上展開,而以邦淇駐軍的兵力,在失去地勢之利後,根本無法跟霧黑大軍抗衡。風染不得不下令道:“澆油!”索雲兵卒們早就盼著這一聲,便把一早就在堤壩上準備好的火油,像潑水一樣潑向霧黑船隻,同時也不忘了潑向正密密麻麻奮勇攀爬堤壩的霧黑兵卒身上。

這火油是特製的,在火油裏添加了硝石,一點就著,燃燒迅速,這種火油專門用於戰場上,隻是火油製作不易,成本太高,著實金貴。風染想著這戰爭不是一年兩年可以結束的,長期的戰爭,必會給國家和百姓帶來沉重負擔,隻怕今後幾年,整個索雲國都會以支撐戰爭為首要重點。

在跟賀月的清談中,風染知道,賀月已經有意識地把關乎民生民計的事,排在了戰事之後!風染作為都統帥,總領軍事和兵權,便想著打仗不光要求勝,在求勝的同時,更要盡量保全兵卒的性命,在盡量保全兵卒性命的同量,也要盡可能地減少物資的消耗,為平民百姓留下更多的生存空間。這火油,寧可備而不用。隻是照顧目前局麵,索雲軍實在抵擋不住霧黑大軍的衝擊,火油,不得不用。

“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