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月初五到八月三十日,索雲國就達成了索,陰,弘,永昌,康成,奉和,榮,昊八國合一,整個鳳夢大陸便隻剩下了索雲國,汀國,喆國中路三國,烏國隻剩下中路靠近烏嘉邊境上依山山脈南麓一帶國土,簡國直接棄國逃亡海上,還有一個已經沒有國土強占了南棗郡依山鎮的嘉國。雖然索雲國達成了八國合一,但國土麵積隻是在理論上增加了許多,而實際上,就隻增加了陰國那一部分。
正如風染所預計的,霧黑西路軍在完全占據了鳳夢西路之後,繞道涫水上遊,跟霧黑中路軍會合,蘇拉爾大帝把大部份東路軍調往中路會合,隻留下了五萬左右的兵力繼續攻打圍困烏國殘軍。
九月初,霧黑王朝終於發動了對中路三國的攻堅戰。霧黑大軍隻要拿下中路三國,就可以宣告對鳳夢大陸的全麵占有。烏國和嘉國依靠依山對霧黑大軍的抵抗微不足道,完全不在話下。
這一戰,有了前麵九個國家在滅亡過程中的不斷抵抗,為中路三國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調整布防,也在心態和士氣上加以了調整,重新穩定了軍心。
戰事,仍舊從南棗郡開始,風染親自督戰指揮。
一早就知道這裏將是與霧黑大軍開戰的最前線,這一戰,對威遠軍來說,是有備而戰。有備而戰的意思並不是傻等著敵軍攻上來,然後與之拚命。風染,或者說鄭家軍的作戰風格,在能夠作準備之時,絕不會空手。鄭家軍是絕對不會在平原上跟敵手進行肉搏角力的。要打到靠肉搏角力來決勝負生死,除非迫不得已,否則是愚蠢的,兵家所棄。
風染一早就叫威遠軍在剛剛收割了稻米的平原上挖了好幾條壕溝,壕溝裏埋上半幹半濕的稻草。平原上的收獲季節,稻草這東西到處都是,隨取隨用。隻不過,風染命人在稻草裏澆了些油脂,又填進了硫磺之類的引火之物。這壕溝挖得有技巧,是又長又寬又不太深。長,是為了橫向擋住霧黑蠻子的衝擊;寬,是要跳進溝裏,在溝裏起碼得跑十幾步才能衝到另一邊溝沿爬上去,那寬度即便是武功高手也不能一掠而過,必要落進溝裏;不太深,那深度一看跳下去是不會受傷的,而且溝底還鋪了稻草,能夠讓人有勇氣往下跳,溝底是傾斜的,跳這一麵略淺,需要爬上去的一麵又深一些,本來就是跳下去容易爬起來難,這下又增添了難度。
這樣的壕溝,看上去沒什麼風險,也要不了人命。
在壕溝之後,風染令威遠軍修築了個簡易的籬笆土牆,隻比一人略高。那牆就是在幾層籬笆上糊了厚厚一層泥土而已,並且還在牆上留了孔洞縫隙,完全不堅固牢實,根本就當不住霧黑蠻子的衝擊。
這樣的籬笆土牆,看上去跟豆腐似的,怕是一推就要倒,哪裏擋得住敵人?
前麵一道壕溝,要不了敵人的命,後麵一道土牆保不了自己的命,從未跟隨風染打仗的威遠軍心頭不由得有些犯疑,但鄭家軍的將士們對風染交待的事全無疑義,立即動手開幹。
無論在清南軍還是在威遠軍,陳丹丘都是一軍統帥,但風染一來,他就成了風染的下屬,心頭雖有不滿,表麵上卻不敢顯露。賀月對風染的任命早就傳遍了中路三國,在任命詔書上寫明了授予風染軍事專擅之權,他要是敢公然違抗風染,風染完全有權直接對他撤職查辦,因此陳丹丘便帶領著手下的威遠軍將官們聽從風染號令,毫不違拗。有了陳丹丘和眾將官的帶頭,威遠軍兵卒們雖然對風染的號令充滿了疑竇,卻也一絲不拘地遵照執行了。
在榮國和昊國跟霧黑西路軍廝殺得最慘烈之時,威遠軍們正在滿頭疑竇地挖溝糊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