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勇點頭道:“我出山後查過一些典籍,知道這句話也是出自《易經》,來源於“河圖”。”河圖洛書,傳說是三皇五帝之時的神物,其中河圖以十數合五方,五行,陰陽,天地之象。圖式以白圈為陽,為天,為奇數;黑點為陰,為地,為偶數,並以天地合五方,以陰陽合五行,奧妙無方。
所謂天本一而立,一為數源,地配生六,成天地之數,合而成性。
天一老道歎息道:“恩師當年取我這道號,是飽含寄托之意,可惜,貧道讓他老人家失望了,至於你,孩子,貧道和你是有緣無分,這道號也不能取了,恐怕也就這麼算了吧。”
曲勇好奇問道:“道長,如果我入道門,你會給我取什麼道號?”
天一道長毫不猶豫脫口而出:“曲直。”
“曲直。”曲勇見他脫口而出,就知道其實在老道的心底是很希望他能拜師的,甚至這個道號肯定也想過無數遍了,所以才會這麼快的說出來。
“不錯,五行中有木火土金水,其中木曰曲直,意為是非,善惡。”天一老道講道:“貧道隻希望你能明辨是非,保持赤子之心,一生做人無愧於天地,無愧於父母,無愧於人。”
曲勇能清楚的感受到老道對自己的厚望,他恭敬道:“我記住了。”
天一老道寬慰道:“貧道相信你,不過人這一生,要做到這三個無愧,實在太難了,如果說道是虛無縹緲,不可捉摸,求道難於上青天,那麼,曲直之難毫不亞於求道,所以貧道當初一聽到曲勇這個名字的時候,就認為這是個好名字。”他頓了頓,又道:“哎,人老了,說話說著說著就講遠了,還是說回從前的事吧。”
“當年貧道跟隨在恩師門下三十年,一直都風平浪靜,恩師身上集道家、醫家,還有武家三門於大成,已瑾天人,貧道資質淺薄,學了三十年,也不過才學到恩師醫家、武家的六成而已,至於道學,實在過於浩淼,貧道還沒來得及真傳。”
曲勇聽老道講他三十年潛心學習,才掌握兩門的六成,他記得當初第一次見麵的時候老道就講過,他身懷一寶有偷天換地之能,逆轉陰陽之功,要三十年苦功,就是醫學,可見他一點也沒有誇大其詞。
“也就在這時候,恩師又收了個徒弟,恩師一生隻收過兩個徒弟,貧道資質並不算絕頂,苦學三十年也隻得恩師的皮毛,他老人家有些著急了,所以遍走全國各地,終於尋到了一個資質絕頂的孩童,帶回三清山,苦心培養,希望能繼承他老人家的衣缽。”講到這裏,天一道長的臉上漸漸開始失落,“貧道多年來有負師恩,也是既慚愧又惶恐,隻恨自己愚笨,不能承受他老人家如海般的學問,終於見恩師在晚年能遇見一個絕佳的弟子,心裏麵其實是很高興的。”
曲勇知道老道不是那種口上一套心裏一套的人,他既然說了是高興的,那當時一定是發自內心的為空道道士高興的,隻是為何天一老道如今講起來卻是滿麵的陰沉,難道收了這個徒弟之後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嗎?
隻聽天一道長繼續講下去,“這新來的小師弟道號天命。”
“天命?”
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陰命。性與天命合,道義就是天命,心與宿命合,知識、能力、錢財都是宿命。身與陰命合,稟性的怒、恨、怨、惱、煩就是陰命,
天一道長歎道:“不錯,恩師對他期望極重,希望他能恪謹天命,天命也的確天賦奇高,不出短短十年,已經盡得恩師道家、武家兩門絕學真傳。”
曲勇失聲道:“這麼快?”
天一老道含笑道:“他的確是數百年不出的奇才,往往貧道需要一個月才能領悟的招式,他看一眼就知神髓,當日貧道傳你形意拳,腦海中便不自覺地聯想到當年的天命,你們都是最適合練武的人,不同的是品性相差太大。”
“十年後,天命當時的年紀比你大一些,也不過才二十五,他平時為人極為孤僻,貧道和他同門十年,加起來的話也屈指可數,是兄弟感情自然也不算深厚,也就在那一年夏天,三清山暴雨下了整整一個月,山洪暴發衝走了無數人的家園,山洪過後,大地又生瘟疫,恩師心念蒼生含苦,便命我們兩人下山救治百姓,其實當時恩師已經下定決心,想要傳授他龍虎堂掌門之位!”
“龍虎堂?”曲勇想起來在三亞的那個聚會就叫做龍虎會,難道這兩者之間有什麼聯係嗎?
老道問:“你聽過?”
曲勇上一次隻是說四姑娘要去參加天下幫派秘密聚會,並沒有說是什麼名稱,他現在趕緊照實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