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們父親的首診醫生,對你父親的病比較了解,他的確是消化道腫瘤,也確實是預後不怎麼好,但是我建議你們做手術。”張銘說話很直接。
“大夫,我父親年紀大了,如果不做手術他還有幾個月好活,如果做手術,隻能最多延續他兩年的壽命,我打聽過了。他都到這個年紀了,我們不想讓他再受罪了。”大兒子有著和老人一樣的眼睛,說話也是和風細雨的。
“這不是受罪,能多活兩年,而且生活的質量也是完全不同的,不做手術的話他後來會很疼,吃不下飯,瘦的皮包骨頭。做手術是有創傷,可是手術能幫他緩解一部分症狀。”
“大夫,手術之後我爸會切一部分胃,要禁食,要胃腸減壓,看著他活受罪,這就是有質量嗎?我也是學醫的,這些我也知道,我們隻是希望他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能好好的過,去看沒有看過的世界,去做自己沒有做過的事!”另外一個男人站出來說。
他一說完,女兒就已經開始哭了。一時間,張銘站在原地,看著老人兒女的狀態,不知道說什麼好,他有些動搖,要不要再繼續說下去。
可他視線所及,看到了一直坐在床邊緊緊抓著老伴兒手的老太太,他深吸了一口氣,問了一句不相幹的話:“你是學醫的是吧?你是什麼專業的?”
“我是影像的,雖然不是臨床,我谘詢過我們醫院外科的大夫了。”
“谘詢?你父親生病這麼大的事,你不去更好的醫院掛號去看,反而隻是去谘詢?你有沒有說生病的是你的父親?他們隻看見了術後的並發症,仍然會有轉移,可是他看見沒看見那些放棄的腫瘤病人是什麼樣子的?真的就是你說的好好過,做想做的事,看沒看過的世界嗎?”
“你什麼意思!我是我爸的兒子,我還能害他不成?就你是醫生,別的醫院就不是醫生是不是?你安得什麼心,不就是想讓我爸把手術做了,給你們醫院提高績點嗎,我告訴你,不可能,我爸不是你們的小白鼠!”也不知道是哪句話惹怒了家屬,家屬直接就炸了。
安雅看見出事了,連忙跑出去拉張銘,張銘似乎還想說什麼,安雅大喊:“張銘,你究竟在幹什麼!這不是你能決定的事,你忘記知情同意原則了麼,你有什麼權利?!”
張銘的嘴巴蠕動了一下,痛苦的對病人的兒子說:“愚昧!無知!你簡直都不知道你在幹什麼,你會後悔今天的決定!”
“什麼破醫院,現在我們就辦出院,不在你們這兒治了,竟然還要強迫我們!”同樣身為醫生,在觀點不同的基礎上,是最容易鬧掰的。而且這種時候往往家屬是醫生的患者,更占優勢,憑借自身的知識的力量,直把醫院裏各個不屬於醫生責任的事故,全權往醫生頭上扣。
別人唯恐避之不及,也不知道張銘究是發了什麼瘋,直接就和家屬正麵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