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為了辦好一件事,也要根據事情的輕重采取行動。應該知道什麼是自己該做的,什麼是可以委托他人做的和什麼是不可以做的。隻有心中有了原則,做事有了好的計劃,才能取得最好的辦事效果。

50.軟磨硬泡等待成事時機

“軟磨硬泡”有時不失為一種辦事的策略,這種“軟刀子”有時堪比一柄無堅不摧的“硬刀”。因此,對於一件事情,如果我們沒有準備好,或者暫時沒有把握,最好不要匆忙去做,要學會等待和忍耐。

日本一家公司與美國一家公司進行一次重大技術協作談判。談判伊始,美方首席代表便拿著各種技術數據、談判項目、開銷費用等一大堆材料,滔滔不絕地發表本公司的意見,完全沒有顧及日本公司代表的反應。而實際上,日本公司代表也的確一言不發,隻是在仔細地、認真地記。

美方講了幾個小時之後,終於開始記起要征詢一下日本公司代表的意見。不料,日本公司的代表似乎已被美方咄咄逼人的氣勢所懾服,顯得迷迷糊糊,混沌無知,日方代表隻會反反複複地說:“我們不明白,請給我們一些時間回去準備一下。”第一輪談判就在這不明不白中結束了。日本人顯然是在運用“不到火候不揭鍋”的計策。

幾個月以後,第二輪談判開始。日本公司似乎因為上次談判團不稱職,所以予以全部更換。新的談判團來到美國,美方隻得重述第一輪談判的內容。不料結果竟與第一輪談判一樣,由於日方對談判項目“準備不足”,又以再研究為名,毫無成效地結束了談判。

經過兩輪談判後,日本公司又如法炮製了第三輪談判。在第三輪談判不明不白地結束時,美國公司的老板不禁大為惱火,認為日本人在這個項目上沒有誠意,輕視日本公司的技術和基礎,於是下了最後通牒:如果半年後日本公司依然如此,兩公司間的協定將被迫取消。隨後,美國公司即解散了談判團,封閉了所有資料,坐等半年以後的最終談判。

萬萬沒有料到的是,才過幾天,日本即派出由前幾批談判團的首要人物組成的龐大談判團飛抵美國。美國公司在驚愕之中倉促上陣,匆忙將原來的談判成員從各地找回來,再一次坐到談判桌前。

這次談判,日本人一反常態,他們帶來了大量可靠的資料、數據,對技術、合作分配、人員、物品等一切有關事項甚至所有細節,都做了相當精細的策劃,並將精美的協議書擬稿交給美方代表簽字。

美國人一下傻了眼,又找不出任何漏洞,最後隻得勉強簽字。不用說,日本人擬定的協議對本方極為有利。

從這個事例我們可以看見,日本談判代表顯然開始對談判的全局沒有把握,於是就軟磨硬泡,等到時機已成熟時,當機立斷、迅速出擊,讓對方陷入極其被動的境地,達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輕而易舉地獲得了成功。

51.創造氛圍抓住求人良機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求人辦事就是這樣。抓住時機,常常是一順百順,事事遂心,甚至一步登天;失去時機,則會處處不順,步步艱難。所謂把握良機,就是要選擇最佳地點、最佳時間、最佳氣氛,不失時機地利用外部環境進行遊說,以達到最佳效果。

戰國時的安陵君是楚王的寵臣,很受器重,但是他也有後顧之憂。

他的朋友江乙這樣分析他的處境:“您沒有一點土地,宮中又沒有骨肉至親,然而身居高位,享受優厚的俸祿,國人見了您無不整衣叩拜,無人不願意接受您的號令,為您效勞,這是為什麼呢?”

安陵君說:“這是因為受到大王的抬舉。”

江乙接著說:“用錢財相交的,錢財一旦用盡,交情也就斷絕了;靠美色結合的,色衰則情移。因此狐媚的女子不等臥席磨破,就遭遺棄;得寵的臣子不等車子坐壞,已被驅逐。如今您掌握楚國大權,卻沒有辦法和大王深交,我暗自替您著急,覺得您處於危險之中。”

安陵君恍如大夢初醒,恭恭敬敬地向江乙請教。江乙對他說:“希望您一定要找個機會對大王說:‘願隨大王一起死,以身為大王殉葬。’如果您這樣說了,必能長久地保住權位。”

安陵君說:“我謹依先生之見。”

但是過了三年,安陵君依然沒對楚王提起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