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替任劍要手機號(1 / 2)

到了二流境界,也就是三昧境,這個境界是武中三昧的領悟期,是修煉路上的一道坎,其細化為心、體、技。每領悟其中的一個,都能有很大的提升。

心是指讓武者以最合適的心態戰鬥,眾生皆迷我獨醒。知道自己為什麼去戰鬥。

體是指武者的身體強度,韌性,及反應是否靈敏,這決定這在戰鬥中如果遇到偷襲,要保證做出合適的抵擋。

技就是隻武功秘籍心法,各門派的武功各有千秋,雖然從小時候就會學習門派武功,但是領悟透徹的卻沒有幾個,去繁化簡,用最適合自己的武功去戰鬥來彌補不足。

葉小凡幾年前就是三昧境初期,境界到現在愣是沒有增長哪怕一絲一毫。可見這道坎有多難!老和尚曾經也說過,能過邁過這道坎的人十個裏麵出現三個就算是好的了,邁過三昧境,不能隻靠苦修,得靠機緣,機緣到了,自然水到渠成。所以葉小凡並不急。

早些年好幾次隨著老和尚執行九死一生的任務,每一次都是靠假期一兩個月,演繹過各種各樣的身份,去過了太多的戰場,也見慣了太多的生離死別,一顆心早已從恐懼到麻木,又從麻木到正常。每一次別看老和尚嘴上對葉小凡說去了戰場靠自己,別指望著被救,然而每當葉小凡有點危險時,自己就忍不住要出手,往往自己出手了,而葉小凡自己卻擺平了,這讓老和尚覺得很沒麵子,同時又很欣慰——葉小凡可以獨當一麵了。

葉小凡的心境因為經受戰爭的洗禮,變的更加的堅韌和坦然。這也是為什麼同等實力以至於越級挑戰,葉小凡總能笑道最後,一自然是實力,而第二是心境。紅塵煉心,心煉紅塵。煉的是紅塵百態人生,一心化萬心,心心映紅塵。

煉心之人,以己心化萬心,沒有自己本來的那顆心。或許眾心之中有那麼一顆自我心,又或許眾心都是自我心。就因為找不到,所以“情”淡了,不知道什麼是“情”了。你可以說他癡之以“情”,可以說他絕之以“情”,可以說他醉之以“情”,不管怎麼說都是對,也都是錯。到底是對是錯,外人永遠無法具體衡量,能衡量隻能是自己。哪怕天下皆棄,我獨拾。

煉心之人,必定是滄桑之人。他們的心化作萬千,以心演自己,演繹百態人生。一日煉心,人間千載。葉小凡以前很冷酷,很無情,不是他本身無情,而是百態人生迫使他什麼該放,什麼該留。

葉小凡本身的積累已是盈滿,要想突破隻待一個契機。而之後回歸平靜生活則是提供了這個契機,特別是大學,更是讓他覺得很愜意。有書可以讀,有覺可以睡,有飯可以吃還有著有漂亮的妹子可以泡才是自己這個年紀應該的做的事,而不是整天的奔波於各個國家拚命。當時葉小凡認為的修行是修行,生活是生活,兩者是不同的概念,現在葉小凡卻可以將修行和生活結合在一起,無疑是心境的升華。修行和生活,其實並不矛盾,真正的修行不隻在山上,也不隻在廟裏,更需要在社會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至此,葉小凡已經初窺三妹境界中的“心”,隻要繼續曆練,自然會大成。想到這裏葉小凡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試試相比之前,自己現在到底增強了多少,不過看了看時間,也知道自己這個想法不現實,決定還是晚上再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