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老民兵連長(1 / 2)

毛蛋,其實是個有點帶貶義的名字,一聽這名字就知道,做父親的,其實並不喜歡這個孩子。王得誌當了一輩子的村民兵連長,天天扛著把老槍,滿村子轉悠,別看這槍就從來沒響過,槍筒子上也滿是鐵鏽,可年輕時的王得誌,那是真正得誌的,王得誌有全村唯一的一雙牛皮筒子鞋,踩在石頭路上,梆梆的響,農村十七八的大姑娘,就喜歡聽這個,加上家裏還算富裕,趕著上門提親的,倒差點把王得誌家門檻子給踢平了,這讓老王家倒是始料未及。可挑撿的多了,王家也就苛刻起來,這個家庭不好,那個長的不行,這個個子有點矮,那個個子又太高,三挑兩選,幾年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倒把王得誌給耽誤了下來,這下老王家可著了急,再想回過頭來願意先前的那家吧,沒成想人家早已結婚生子。農村孩子結婚早,眨眼王得誌都到了二十五六了,正是應了農村那句老話:挑肥的,撿瘦的,最後挑了個少皮沒毛的。

王得誌最終結婚了,媳婦是外村的,人長的還算俊,家裏也有錢,家裏老人很滿意,王得誌也滿意。王得誌一滿意,就不再晚上去巡街了。頭些年,沒結婚的時候,王得誌就和村裏的另一個治安員,天天晚上滿村子的溜達:村裏養羊的多,農村下地幹活累,往往倒頭就睡,偏偏就有人瞅了這個漏兒,半夜三更溜牆摸鎖,偷雞摸狗。王得誌提溜個大手電棒子,明晃晃的這照照,那照照,時不時還晃晃手裏那杆破槍,別管它響不響,那也是把槍啊!一般的小偷小摸就嚇跑了。這一結婚,王得誌就不溜達了,村裏少了羊的,少了幹活家事的,就多了起來。時間一長,村裏人就不樂意了,但是不樂意歸不樂意,話也不好明說啊,一個村的,上趕三輩,七拐八繞,不是親戚就是本家,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那誰也不好撕破了臉皮說啊。

這話一不好說,玩笑就多了起來,這個說:得誌,才起啊,管節點搗鼓啊,媳婦兒白白淨淨的,別鼓搗毀了;那個也跟著鬧:得誌,最近也不出門啊,還是有個媳婦好,雖都是吭吭哧哧的,但比下地刨地舒服吧……玩笑開得多了,王得誌也聽出來了:這是怪他不巡邏了呢。王得誌於是又開始滿村子的轉悠,但轉悠歸轉悠,以前都是一轉一夜,現在就七點出去,九點回來:出去的早了,一家子人都在家吃飯哩,街上沒個人,也看不見他巡邏了呀,九點以後再轉悠,地裏幹一天活,累的渾身骨頭都散架了,一個個早都睡得跟豬一樣,誰知道你轉沒轉悠?跟往常一樣,王得誌又開始提著個大手電,不一樣的是,現在都是有事沒事的專門往有人的地方晃上一電棒子:村子就這麼一個大手電,不是王得誌,還會有誰?等著人陸續的散了,王得誌就撿村裏幾個愛廣播的家裏,靠牆跟站了,故意的咳上兩嗓子,大半夜的,村裏靜的怕人,這兩嗓子管用啊,王得誌這一咳嗽不要緊,村裏的狗兒馬上也得了號令一樣,一齊汪汪的叫了起來,此起彼伏,王得誌嘿嘿的笑了起來,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時間一長,村裏人也就不再說什麼,再加上剛開始的新鮮勁一過,王得誌也就覺得沒什麼意思了,生活又恢複了原來的樣子。但是,慢慢的,王得誌不樂意了,這一年多過去了,媳婦肚子愣是沒個起色啊:他娘那個腿啊,老子忙忙活活的,這咋打不出個種呢?不光王得誌不樂意,老王家人也急了,這老頭老太太年紀也大,急等著抱孫子呢,人家都是結婚年把突突突機關槍一樣,頭個娃剛下地,那媳婦肚子馬上又撅起來了,自家兒媳婦這倒好,小兩年了,愣是平平,別說抱孫子了,瞅這架勢,這是地裏還沒下上種呢!一家子人都急,小媳婦更是上沒處上,下沒處下,一到家,總覺得滿家人這都是給自己臉子看哩,出門吧,一堆老娘們坐一塊,總覺得嘁嘁喳喳的,那是議論自己呢:不下蛋的母雞!自己那個憋屈啊,又沒個地方說,心裏那個苦吆。小媳婦一急,收拾收拾東西,回娘家了。一到家,悶頭就哭,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的,倒是把家裏人嚇一跳,好不容易把話說利索了,娘就歎著氣,縷著頭發安慰:剛結婚才年把,懷不上也正常哩,也有兩三年才有孩子的。說歸說,娘還是當了真,四處尋了藥方,又偷偷帶給小媳婦,囑咐早晚趁人不注意偷著熬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