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哎呦,我的君姑娘誒,您可別在河裏抓魚了,想吃魚老奴讓廚房做,別在染上風寒了,這河裏魚也不多……”

聽著這一通囉嗦,河裏的姑娘一臉無奈的走上岸,隨意擦了擦腳上的水,一邊穿鞋一邊說“安媽媽,最近你的話是越來越多了,小月教你的吧”

“這不都是關心姑娘您嗎,您這讓夫人看見了”

“這這麼偏僻,我可不覺得她會來這”

“那老爺也會”

看著君姑娘掃過來的頗有些意味深長的眼神,安媽媽一時有些不敢言語。

“我做了那麼過分的事情,可不覺的他會來。”

“老爺也是被夫人出的事氣急了,血濃於水,老爺肯定不會不管您的”

平君隻是嘲諷的笑了笑,提起腳邊的魚簍往自己的小院走去,安媽媽還在後麵絮絮叨叨的說著老爺夫人的好話。

如果那個小姑娘還活著,應該也會相信安媽媽的話,認為父親會來接自己回去吧,可是現在的平君可不這樣認為。三年前小女孩還在春華園住著的時候,因為不喜歡後娘,就總是折騰,這位夫人脾氣比較溫和,除非鬧得過分了,這位夫人才會去老爺身邊訴苦,老爺才會製止一二,實在鬧的過了,也隻是餓她一天。穿到原身接受了她的記憶時,這個小姑娘還天真的以為她的爹是被後娘迷惑了,認為是有了後娘就有後爹。可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她的記憶,隻能說這真的是一個教育有問題的爹,耳根子軟不說,被小姑娘掐的死死的,隻要小姑娘一哭就心軟,即使再生氣,想到她這麼小就沒了親娘,加上心軟,隻能作罷。

小姑娘生來就天不怕地不怕,教育的好也就是比較慷慨大氣,教育不好就是驕橫了,小姑娘是後者。小姑娘自從知道後娘懷孕了之後,就特別擔心失掉父親的寵愛,因為她父親對她大哥非常好,但她大哥平常總跟她起衝突,每次她父親都以為是她的錯。小姑娘本來沒想怎麼樣,隻是有點擔心失寵而已,但是有一次跟大哥吵完,父親明顯有點偏袒的行為讓小姑娘一時衝昏了頭,撞掉了夫人肚子裏的孩子,她父親對她徹底失望了,認為她的品性已經定型了,加上病怏怏躺在床上每天以淚洗麵的夫人,怒而把小姑娘打了一頓,然後分到了現在住的偏僻的小院,小姑娘當時才十一歲,知道自己闖禍了,擔驚受怕了好久,過了半年還不見父親來看自己,不明白為什麼父親生氣這麼久,也想跟夫人道歉,但是幾次想在府裏找父親,都被父親差人丟回小院,院裏的下人每個月都會送來生活中用到的東西,但是不給她錢,怕她闖禍,讓安媽媽教她禮儀和為人處世的方法,無奈小姑娘根本不聽,一意孤行的要回府裏。

寒冬臘月臨近除夕的時候,即使安媽媽用最好的棉花全給她做了厚厚的棉夾襖,小姑娘還是沒頂住生病了,加上心裏有事,病的更重了,安媽媽多次想去老爺那要點錢,老爺都認為是小姑娘又想出了什麼歪點子。小姑娘從小沒有受過苦,病來如山倒,就這麼沒扛過去。

平君剛穿越來的時候記憶不完整,因為屋子的破舊以為自己穿到了農家,也沒敢多說話,每天就是睡覺接受小姑娘的記憶。

等她接受完了記憶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也沒法做什麼,說實話這小姑娘雖然蠻橫了點,但是心腸並不壞,隻是被養的有些不喑世事。

這個小姑娘一直想要父親的寵愛和母親的原諒,就讓她來替她悔過吧。

但是前提是生活的條件好一點。這個身體的年齡也做不了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隻是憑著一些小聰明讓生活更好一點而已。這個小聰明就是開了一家小茶館。

當初生病時安媽媽也從老爺那拿來了銀子,老爺最後是想著去看她一眼,但是最後還是沒去,歎了口氣,拿出銀兩給了安媽媽,讓安媽媽去請大夫,誰知道小姑娘最後還是沒抗到大夫來。

小姑娘請大夫省下來的銀子就被她在附近找了個靠近城門的地方開茶館,給來去匆匆的行人提供了一個暫時歇腳的地方,也攢一些銀兩以防萬一。

“安媽媽,小月上午來過嗎?”

“來了,見您不在又走了,您也知道,茶館到了中午離不開人。小月把這個月賺的銀兩和賬本都給送來了。我都放在廚房的暗洞裏了”

“這個月辛苦她了,茶館太小,沒有必要再招一個人,我打算在城門口盤一家大一點的店,到時候多招幾個人。”

“姑娘真是客氣了,小月從剛到您身邊的時候就喜歡做飯,現在每天都是笑嗬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