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早知平安麾下騎兵多有朝廷自九邊重鎮調來的精銳邊軍騎士,自己麾下燕山護衛騎兵無論騎射近戰,盡皆占不到明顯上風,念及昨夜麾下眾將心生懼意,深知自己縱是今日小敗,也會動搖軍心,當即策動汗血馬縱蹄疾馳,一馬當先而去。
尚未投入戰鬥的一眾燕軍騎兵眼見“燕”字帥旗招展而前,紛紛鼓噪衝殺而上。負責在後壓陣的南軍都指揮何福眼見敵軍騎兵全軍壓上,當即傳令所有南軍騎兵發起衝擊。一時間兩軍騎兵猶如長江後浪推前浪般洶湧而前,在兩軍營寨前數裏方圓內展開了極為慘烈的搏殺。
戰至黃昏時分,兩軍各自回營。南軍帥帳之中,平安與何福黑著臉回想日間戰況,心情極是沉重。原來白日裏兩軍騎兵交戰,平安陣斬燕將王真,南將火爾灰戰馬失足被燕軍所擒,兩軍士卒各有傷損,可謂旗鼓相當,可是燕王朱棣狡詐難測,竟遣五千騎兵繞道身後,由寧王朱權率領,在數十裏外截殺南軍運糧大隊,將糧草焚毀大半,今日一戰南軍竟是大大吃了一個虧。兩人慮及軍中糧草已然不多,又如何不心急如焚。
“軍中糧草無多,我軍必須暫退,明日我率所有騎兵居後接應糧草,你率軍且戰且退,若是燕賊一路追殺,咱們索性退回盱眙,據城堅守,以待曆城候援軍趕到。”默然半晌後,平安終於皺著眉頭這般說道。
何福思忖片刻後當即頷首同意。當下兩人傳來軍中眾將,讓他們曉諭全軍,明日南軍所有人馬以三聲炮響為號,向南且戰且退。
第二日天色大亮時分,燕王朱棣當即命朱權率一萬騎兵繼續繞道南軍後路襲擊糧道,自己親領剩餘所有騎兵在兩軍營寨之前高呼邀戰。
南軍都指揮何福昨日見識了燕軍騎兵的驍勇善戰,當即傳令眾軍嚴守營寨不出,任憑燕軍士卒在外汙言穢語喝罵,隻做充耳不聞。
朱棣眼見南軍龜縮於營寨中不肯出戰,麵上雖故作鎮靜,回想手下眾將人人思歸的情形,心中卻是焦急萬分,隻因他深知盛庸此時定然率領大軍朝著自己的後路而來,若自己麾下大軍再被朝廷大軍阻礙兩日,軍心動搖下眾將便要嘩變。念及目下即將腹背受敵,時不與我的險惡環境,朱棣當即策馬回營,傳令麾下眾將領所有兵馬出營,做傾力一擊,務必擊破南軍營寨,掃清南下的道路。
何福矗立營寨中望樓之上,遙遙望見燕軍傾巢而出,在營寨外列陣,當即傳令營中所有將校士卒據寨死守,以擊退燕軍即將發動的強攻。他雖是有心退卻,卻也不敢在兩軍近在咫尺的時刻傳令退軍,無論如何須得擊退燕軍傾巢而來的強攻,再做打算。
朱棣麵夾寒霜,單手持劍,策馬巡視軍陣之前,目光掃視一眾麾下將領,冷冷說道:“勇往直前者,賞。臨陣退縮者,斬。”他深知今日一戰關乎生死存亡,目下自己和所有燕軍孤軍深入下已是身居死地,若不想坐以待斃,唯有殺出一條血路。
隨著三聲炮響轟鳴在曠野之上,擊碎了那令人心悸的寧靜,燕軍步卒分作三路朝著南軍營寨強攻而上。
南軍營寨中,手持兵器備戰的南軍士卒將校們耳聞那三聲震天轟鳴的炮響,不禁軍心大亂,紛紛轉頭朝後看去,終於有人忍受不住營寨外燕軍千萬人齊聲怒吼所帶來的巨大壓迫,手足亂顫的拋下兵器轉身朝營寨後逃去,口中兀自大叫著:“撤兵,撤兵……”
原來這般人數龐大的兵力想要在敵軍眼前從容退卻的難度甚至高於追擊敵軍敗逃,須得號令統一才好,故此平安與何福昨夜謀劃今日大軍以三聲炮響為令,眾軍相互掩護下且戰且退,豈料兩人百密一疏下卻忽略了一件事,兩軍交戰之時三聲炮響乃是最為常用的號令手段,朱棣今日孤注一擲下率領全軍突擊,竟是不約而同的采用了這般三聲炮響催動全軍強攻,致使頃刻之間,便有數之不清的南軍將校士卒盡皆以為都指揮大人發出了全軍後退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