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分道揚鑣(1 / 3)

三日之後的早朝,洪武皇帝朱元璋念及給朱權蒙騙到王府喝喜酒的諸公侯子弟人數眾多,為免夜長夢多,損及皇家顏麵,便即頒下聖旨,將信國公湯和的小女賜婚燕王朱棣,中山王徐達的女兒徐瑛賜婚寧王朱權。

一眾開國功臣之中,除了開平王常遇春的女兒嫁於太子朱標做了太子妃,朱元璋的女兒壽春公主下嫁穎國公傅友德子傅忠,故此皇家子女和一眾開國重臣聯姻,在文武百官看來隻屬平常,在廟堂之上倒是沒有引起什麼波瀾。

朱權拜倒謝恩之際,卻是不敢去看不遠處目中隱含怒意的朱元璋,以免再受牢獄之災。

午時光景,寧王府中,徐瑛眼見朱權饑不擇食,狼吞虎咽的吃著自己做的飯菜,不由心喜,口中嗔道:“堂堂一個王爺,吃相竟似粗鄙軍漢一般。”

朱權意猶未盡的放下碗筷,口中叫屈道:“夫人,你是有所不知,這兩日身在詔獄之中,雖不曾受那皮肉之苦,一日卻隻得吃一餐牢飯,當真是苦不堪言。”

徐瑛雖已和他拜堂成親,卻是新嫁之人,猶自不太適應朱權這般稱呼,聞言不禁有些羞澀。

朱權吃飽喝足後接過丫鬟奉上的熱茶,淺酌一口後緩緩說道:“待得信國公湯和的女兒來到應天,咱們隻怕還得洞房花燭夜一場。”

徐瑛聽得朱權口不擇言,竟是當著丫鬟的麵出言調笑,不禁更是羞紅了麵龐,伸腳在桌下輕輕踩了朱權一下。

朱權看了看徐瑛,不禁失笑道:“信國公湯和數年之前便已告老還鄉,待接了他的女兒前來和朱老四完婚,咱們豈不得又走一個婚禮的過場?”

回想這個時代婚姻禮法的繁瑣複雜,隻怕自己這個親王和徐瑛在皇帝安排下的婚禮,會搞得極其隆重,朱權不禁麵露苦笑的言道:“咱們明明已然拜堂成親,卻非得再走這般過場,倒也當真累人。好似非得上台子唱戲一般,唱戲的累人,跟著看戲的文武百官也自受累。”

徐瑛聽得朱權言語,這才明白自己會錯了意,待得丫鬟收拾碗筷退下後,突然輕咬櫻唇說道:“這幾日呆在王府之中,當真氣悶。你今日午後不是須得到國子監麼……”原來她自幼跟隨秦卓峰習武,頗有些江湖兒女的習性,這數日朱權身在詔獄之中,自己卻是礙於當世禮法,整日價呆在王府之中,不由得頗有籠中鳥失去自由的感覺。

朱權聞言不以為意的笑道:“你昔日不是冒名頂替你弟弟徐輝祖去國子監上課麼?咱們便又一同前往又有何妨?”

徐瑛聞言不禁欣喜異常,原來當世的禮法對於出嫁女子後的自由限製極大,假若她這個名正言順的寧王妃整日裏拋頭露麵,出外遊玩,隻怕朝中的一眾腐儒又得口誅筆伐了。假若朱權出言反對,自己自然也須得順從於他,乖乖呆在王府之中,此時聽得他這般言語,顯見得並無意限製自己出外遊玩,芳心之中怎不感到竊喜?

寧王府後院小湖之畔,朱權眼見徐瑛換過了衣衫後,又打扮作昔日風度翩翩的少年,臉上洋溢著笑容,急不可耐的拉著自己朝後院角落的小門走去,心中突然之間明白了這個平日裏素來刁蠻任性的嬌妻為何這般喜悅,眼見幽靜的院落中寂靜無人,便將其攬入懷中,輕輕撫弄這徐瑛鬢邊的秀發柔聲說道:“日後你要出去遊玩,便去遊玩,要回家便回家吧,隻是須得悄悄自後門溜走才好。”

徐瑛聽得這般言說,不禁甚是感激,抬頭撅起小嘴毅然說道:“若是咱們二人獨處之時,你須得叫我師姐才好。”

“得寸進尺。”朱權笑罵著伸手去擰徐瑛那嬌俏的小鼻子。

徐瑛嬌笑著掙脫了朱權的懷抱,打開院落小門後跑了出去。

王府後院外本是僻靜小巷,司馬超帶著數個王府衛士巡視到此,眼見不遠處兩個做書生打扮的身影追逐著跑遠,依稀便是寧王殿下和王妃徐瑛,麵上卻也是波瀾不驚。說來倒也難怪,自從這位殿下將應天城中一眾公侯子弟騙到府中喝那喜酒,這位王爺便是做出何等怪事,也無法再讓他大驚小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