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同窗之誼(1 / 2)

第二日清晨時分,朱權還未及出門,隻見書童馬三保匆匆而來,向他稟報駙馬歐陽倫來到寧王府中,正在客廳相候。

朱權心裏暗暗奇怪,心道:此次去遼東所見,這個七姐夫的手下沈鵬沈胖子,壟斷了那些遼東蒙古人所必須的茶葉,絲綢,瓷器這些東西的商路,蒙古人的馬匹也盡數是由他以貨物交換後再轉手賣到江南來,也不知道賺了多少銀子,典型的壟斷資本主義,大款一個。現在他來找我不知所為何事?心中雖是納悶,還是帶著馬三保一起來到了客廳相見。

風度翩翩,做書生打扮的歐陽倫眼見朱權到來,微笑說道:“權弟,今日就由姐夫我陪伴你去國子監一起讀書吧。”眼見朱權一臉不解之色,緩步來到他身側,低聲道:“昨日你和四哥在朝議之時,支持將那些接受宴請的國子監學生斬首示眾,隻怕國子監中那些酸儒不服。父皇後來讓人去給曹國公李景隆下旨之時,為兄恰好在其府中做客,略有擔憂,隻怕國子監中那幫子不識時務的酸儒此刻已然摩拳擦掌,準備為難你們二位了。故此還是由我陪伴你前去穩妥一些。李景隆此刻已然前去四哥府上,一會兒咱們在路上相會便了。”嘴裏這樣說,心中暗自忖道:看父皇讓四哥和朱權隨軍遠征遼東的舉措,是有意將他二人栽培成軍中統帥,日後分別手握軍權,番屏北方諸省。馮勝元帥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擴建大寧城牆。此處日後定然會屯駐重兵,成為軍事重鎮,遏製遼東部族的咽喉之地。納哈楚投降之後,朝廷專設的交易榷場,多半也會設在此處,成為日後我交易茶馬的門戶。隻是不知道最終鹿死誰手,大寧最終會落到四哥還是朱權手中了。反正我是兩不得罪,結好於他們便是。

原來這安慶公主**的夫婿歐陽倫,雖也是進士出身的讀書人,卻絕非不知變通之輩可比。他雖在朝中雖看起來並無任何實權,但和藍玉,王弼,常家兄弟等一眾軍中將領私交甚好,不少軍中擔任要職的功勳子弟,都曾在他手中得過好處,消息靈通異常。得知朱權和朱棣前往國子監讀書之事後,便將其當做了一個示好於他二人的機會。

朱權微笑道:“那就多謝姐夫了。”心中暗暗想道:朱老爺子在中國曆史上的皇帝中,心狠手辣那是數一數二的,可偏偏手下就有巡城禦史周觀政,這類敢於當著麵指責他過錯的文官。可見這些這明朝的讀書人骨頭還真硬,膽子也夠大。皇帝他都敢說,罵我這個王爺估計就是小菜一碟了。想到這裏,拉著歐陽倫就要出發。

歐陽倫伸手輕輕拍了他的肩膀一下,麵上流露出一些為難之色的說道:“權弟,那些國子監學生年輕氣盛,腦筋死板。你和四哥也沒必要和他們一般見識,不如咱們悄悄進到國子監中,不給他們發現如何?”說到這裏,心中卻不由自主的擔心朱權年少氣盛,不肯避讓那些國子監學生。

朱權聞言雙目一亮,喜道:“還有後門可以走麼?”他早已在朝議之時,就見識過那些讀書人的唇槍舌劍,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想去招惹他們,以免節外生枝。此時聽得可以避不見麵,不禁大喜。

歐陽倫眼見他一副喜出望外之色,倒是大出意料之外,甚是欣慰的同時,心中也暗自有些凜然,心道:藍玉,常家兄弟這等軍中將帥素來是驕橫跋扈,可這朱權身為王爺,也曾經曆過慶州血戰,絕非膽怯之輩,竟如此能屈能伸,倒是萬萬不可等閑視之了。一麵這樣想,一麵拉著朱權出了客廳,緩步朝府門外走去,一麵解說明白。

原來洪武皇帝朱元璋深知昔日跟隨自己打天下的淮西將帥中,各有各的脾氣,有些功勳之後,老爹們的戎馬本事沒有學到三分,脾氣倒是學了個十足十。故此就別出心裁的讓徐達,馮勝,傅友德,李文忠以下列位國公,將帥家中的所有勳貴子弟,都要去國子監讀書,接受儒家教育。而象常遇春的兒子常家兄弟這等有衝鋒陷陣,行伍之才的子弟,就去軍中效力。這等舉措也是避免這些功臣之後,仗著老頭子的威名,整日裏無所事事,搞得應天雞飛狗跳。

國子監祭酒吳顒深知這些個開國將帥之後,隻怕難脫驕奢傲慢之氣。而國子監中的科舉之士憑借十年寒窗苦讀出身,素來有些看不起這些仗著老子威風的勳貴武將之後,是以專門另辟了一座獨立的院落,安置這些自己都覺得燙手的“山芋”,以免節外生枝。

朱權出了王府,坐進歐陽倫特地給自己準備的轎子,不覺有些啼笑皆非,暗暗想道:以前看《水滸傳》上所寫,那個什麼高俅的鳥兒子高衙內。一個大官的兒子竟然就敢公然的欺男霸女,把豹子頭林衝這麼個武官,都活生生逼得造反。他那身份隻怕比我這寧王還差得老遠吧,萬萬沒有料到,讀書這麼個光明正大的事兒,咱這個王爺竟還搞得做賊一般,竟要去走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