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古往今來,那些受到人們尊敬和推崇的人都是具有良好品德的人。不僅僅社會需要優良品德,就是每一個組織,每一名員工,好品德都是成功的堅強推動力!無德之人,縱然有絕世之才,也不會造福社會和人民。因此有位企業領導曾公開聲稱:“寧選才差德高之人,不取才優無德之輩。”

德為根本,才是枝葉;有德才才能夠生長。相對於才而言,德更為重要,正所謂:“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有才是廢品,無德無才是毒品。”

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成功者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有著優秀的品德。

青春寶集團董事長馮根生在胡慶餘堂當學徒的時候,就認識到規規矩矩做人的重要性。他說起一件奇怪的事:

“我在掃地的時候,經常撿到錢。撿到錢,我就放在抽屜裏。每次我撿到的錢,大約相當於現在的20塊、30塊錢,我就暫時把它放在抽屜裏,第二天一早交給師傅。大概一年多以後,好像就沒有了。十幾年以後,我師傅八十歲,快去世的時候,我去看他,最後一次去看他,那時候已經是1960年了。我的師傅把我叫到床邊,他說根生啊,你還記得嗎?今天我該告訴你。我說什麼事,他說你在當學徒的時候,掃地時撿到錢,你都交給我了,今天我告訴你,這是老板要考你,一共試了你15次,你每次都交。15次以後,老板就說了,這個小孩是誠實的,他撿來的錢都不要,還會去偷嗎?”

“這時,我才知道原來這麼是在考我。我14歲的時候,我祖母70歲了,當我離開祖母身邊,去當學徒的時候,路上祖母告訴我一句話,‘一定要規規矩矩做人、認認真真工作’。規規矩矩做人,老板給你的錢你拿,老板不給你的錢,你一分錢都不能去碰它,現在這句話叫廉政。認認真真工作,就是勤勞,這就像現在對幹部的要求,廉政勤勞就是好  幹部。舊社會教育的語言不同,性質一模一樣。因此我記住了,給我的錢我要,不給我的錢我從來不會去拿,一分錢都不要,這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

中國有句話叫做“做事先做人”,作為一個合格的人,首要學習的就是做人的道理,其次才是學習本領。但是現代社會很多人都本末倒置,更多地看中的是才,而忽視或輕視對做人品德的培養。

為什麼有的人能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風順、事業有成,而有的人勤勤懇懇幹了一輩子卻毫無建樹?究其原因,除了做人缺少品德之外,做事沒有智慧也是極其重要的因素。

毋庸置疑,做事,尤其是做大事肯定是需要謀略的,也就是要有智慧。做事若不用智慧,結果常會陷入困境,半途而廢,前功盡棄。

獲得事業成功,並非必須具備很高的智商,才華天分不是關鍵,而關鍵在於你做人是不是有品德,做事會不會用智慧。

機遇對於成功當然是很重要的,隻要你留心,機會處處都有。但是,如果你不善用品德和智慧,機會也隻是機會而已,永遠也不會成功。

當今社會,人際關係複雜,商場職場如戰場,但隻要你是個會用品德和智慧的人,那麼在這個世界上,你就不會有真正的絕境。無論黑夜多麼漫長,朝陽總會冉冉升起;無論風雷怎樣肆虐,春風終會緩緩吹拂。

本書借鑒曆史,立足現實,把古往今來關於靠德做人、憑智做事的案例和道理展現給讀者,讓讀者能夠通過本書,明白做人與做事的啟發。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難免有疏漏之處,還請批評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