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理的莊園,是一片美麗奢華的地方。
在莊園的別院,有一間佛堂,那是東方理專門為自己建造的靜養之地。
東方理每日都要在這裏對佛祖進行參拜,沒有人知道他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做。
有人猜測,那是因為東方理做過許多壞事,所以他要懺悔。
但是也有人猜測,東方理是為了紀念亡妻楚夫人。
還有的人說,東方理因為厭倦了勾心鬥角的生活,所以在這裏隻為了圖個清靜。
但是,始終沒有人知道東方理為什麼晚年信佛,這也是一個他身上未解的謎團。
此時剛過正午,東方理用過了齋菜。就來到了佛堂念經。
東方理坐在棕色的蒲團上,長年累月的跪坐,讓蒲團的顏色顯得有些陳舊。
身著素衣的東方理手中盤著佛珠,微閉雙目,虔誠的念誦著經文。
他念的是《觀自在菩薩心經》,是一種能讓他靜心的經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佛堂的裝修十分簡約,這與東方理莊園中的奢華景象大相徑庭。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東方理覺得,佛本來就是應該用心去敬供,而不是用金銀。
雖然簡約,但是卻十分考究,蒲團的料子都是東方理精心挑選的。
按放了“和安心”的佛像擺放也十分有序,無論如何,他都是東方理,即使這座佛堂再簡約,他也要它符合東方理的身份。
“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東方理想要靜心,但是他今天靜不了。
因為他的莊園裏,來了人。
來了一個他此刻並不想見的人,他的孫子,東方玦。
正當東方理潛心念誦經文的時候,東方玦和寒舟已經穿過了狹長的走廊,幽深而斑斕的花叢,正在慢慢的趕往東方理的身邊。
東方玦的步伐邁的十分的慢,他一點也不著急見到東方理。
因為東方玦正在盤算一件事,一件他無論如何也要做的事。
他之所以邁步邁的慢,是因為他每走一步都在思考著,思考著如何與東方理開口。
但是東方理,卻已經料到了東方玦的到來。
他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
因為他是東方理,東方家族的事情,他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所以,這件事,東方玦也沒有打算隱瞞。
他之所以來,完全是為了光明正大的將自己的決心公之於眾。
是的,東方玦正在下一個很大的決心。
他的決心,也關係著東方理,甚至整個東方世家。
所以,他的決心不能輕下,他絕不能在自己考慮不周全的時候,就來到東方理身邊告知東方理他的決心。
因為東方玦太清楚東方理的老謀深算,所以東方玦還在躊躇。
躊躇著如何讓自己爭取到主動權。
想著想著,東方玦已經走到了花叢的盡頭,群花過後,便是一處淨土。
這座佛堂雖然不大,但是一點也不失一個佛堂的氣派。
站在佛堂的門前,香爐上的香還冒著絲絲縷縷的青煙,門前的菩提樹,靜靜的立在兩邊。
紅木為門,桃木為窗,處處都帶著些許古香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