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晌午的光景,日頭豔豔的曬著,將柏油馬路烘得鬆軟,厚實的鞋底踏在上麵,仿佛踩在天邊的雲朵中間,隻給人軟綿綿的飄虛之感。雖是大暑的天氣,街道上仍是行人如織的熱鬧景象,電車一輛輛叮咚響著駛過,身著褐色布衣的黃包車夫們喘著粗氣,沉默著跑過一條條街道。
賣報紙的小男孩穿梭在人群中間,手中揚著一份份新印出來的寧都號外,淡黃色的紙張上排滿細密的黑色楷體小字,所有的段落文章都簇擁著一張模糊的插圖,恍惚是一個戎裝的男子半身照。
街旁的各家商鋪裏自是一派繁忙,夥計們迎往送來,招呼顧客,臉上都帶著一種溫和親近的笑容。
寧都是一座位於南北交界處的古城,因交通位置特殊,每年都有全國南北方的商賈們齊集此地,這裏是北方數省的貨物集發之地。前幾年修建好的鐵路,更將寧都的輻射範圍擴大到了大半個中國!
商業的興起,帶給寧都人一個物阜人豐,繁榮昌盛的城市。這裏的地理條件亦是寧都人平靜生活的保障。寧都四周,為綿延起伏的鹹埡山脈環繞,這些風景秀麗的巍巍群山,堪堪將寧都護在懷抱中,形成了一道天然的保護屏障。故而雖然眼下國內戰亂四起,局勢緊張,但是寧都物華天寶,市麵繁榮,自是有著一份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沉著安定。
寧都人對自己城市的這份篤定,還來自於一個特別的人。
提起他的名字,在北方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任何來到寧都的商隊組織,都必須預先征得他的同意,才能在這裏開始他們的商業活動。所有從南方潰退的軍隊,行到寧都城外,也寧願選擇繞道,而不敢進城搶劫放肆。
寧都之所以不可侵犯的重要原因,是因為這裏還是越軍的行轅重地,越軍大帥府就坐落在寧都城中的沁湖旁。
那個給予寧都保護的人,就是越軍主帥莫言書,為人清肅嚴厲,本自出身農家,十四歲那年他獨自一人從家鄉逃難來到寧都,投身當時身為越軍參謀的蔣慶門下,從此開啟了他傳奇跌宕的一生。
後來莫言書更被蔣慶青眼取中,蔣老爺不顧門第差異和族中反對之聲,將最為疼愛的三小姐許配給了這個當時還一無所有的青年。蔣家在寧都本是世代簪纓的大族,再加之其家族在越軍中的影響力,使得莫言書的仕途之路可謂一路暢通。
而莫言書也並沒有讓蔣老爺失望,他以冷靜睿智的軍事頭腦,幫助越軍在和其他地方軍閥的較量中很快壯大起來,並在北方樹立起無可撼動的威信。而且他還大力引進西方先進的軍事武器,整治軍中普遍沉迷於鴉片賭博的萎靡現象,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整體素質。
是以寧都城內,莫大帥之名所到之處,人人畏懼感懷,不敢不恭。
離日落還有一段時間,夜巴黎歌舞廳門口早已經擺起了一條汽車長龍,趁主人們在歌廳裏娛樂,難得空閑的司機們搖頭晃腦,躲在車窗下打著盹。新晉舞皇後尹雪媚的巨幅黑白照片懸掛在舞廳門口,那一雙嬌媚無限的眼睛斜睨著過往的路人,仿佛要將人的魂兒也給勾去。
身著白色薄衫的少女提著一籃新鮮的梔子花,在霓虹燈閃爍耀目的舞廳門口徘徊,兜售籃中剛從郊外采摘下來的鮮花。走過她們身邊,鼻端便送來一股淡淡的馨香,沁人心脾。
寧都人酷愛香氣濃鬱的梔子花。每到梔子盛開時節,城中時髦的小姐太太們都會買下幾朵白色梔子,插在襟前或是鑲在盤扣上。那一股恬靜悠遠的幽香,縈繞在女人們身周,為她們平添了一分婉約嫋娜的嬌柔。
聽得幾聲整齊的尖利哨響,路邊的行人們連忙往人行道退避。不知從哪裏突然鑽出幾十個治安警察,開始有條不紊地維持秩序。哨聲是越軍戒嚴的信號,行人們不敢造次,幾分鍾內,水泄不通的大道上硬是擠出了一條寬暢的路線。
治安警察們分列在路旁,手中握著治安棍,每個人臉上都帶著一絲緊張的神色,抬頭望著渡口那邊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