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劍緣(1 / 2)

祭劍大會

沿襲故例,每年八月中旬極熱之時,各鑄劍大師會在鑄劍山上召開祭劍大會。

鑄劍山就位於在火焰山群峰之頂,傳說峰頂有個洞穴,洞穴中有個大火池。這火池可不是一般的池子,裏麵盛滿了遠古時期的岩漿。不知是什麼原因,遠古的岩漿能保存到現在,但是眾所周知的,那裏可不是一般的熱。沒有過人的毅力是很難靠近的。驚風初入江湖,來到了關外。已是十八歲的他,臉上掛滿了風塵,不似個十八歲的少年,倒如個漂泊的劍客。

他不明白為何人群多為西向,成群結隊地有說有笑。順口打聽了下,這才知道這時已接近祭劍大會的日期了,想來自己不過是個流浪之人,無處可去。不如就隨著人群前去觀看祭劍大會,也好長長見識。

自從江湖能人異士日漸增多,祭劍大會早已不隻向鑄劍師開放了。凡是能到達鑄劍山者,都會受到禮遇。

可是,這鑄劍山並非人人都能來的。在最熱之時最熱之處能處之泰然的人,不是身懷絕技就是毅力過人。這後者更是少上加少,而驚風算得上一個。其實驚風苦練並非沒有結果,而是他的毅力更在他的武藝之上。

當他到達鑄劍洞時,隻見六六三十六位鑄劍師呈扇形半包著鑄劍池而坐。鑄劍池中似乎有條火龍不安分地來回遊弋,仿佛要衝出池子。而每當火龍遊動一次,洞中的溫度似乎又上升了幾度,讓人難耐。

驚風皺了皺眉頭,隨著眾人席地而坐,運起內力與炙熱相抗衡。不知不覺中內力增長了不少。驚風想自己無處可去,來此督促自己強練內力也是不錯的選擇。

一連坐了七七四十九天,驚風覺得自己已經漸漸適應了鑄劍山的環境,便又向鑄劍池方向移動了幾步。雖然隻有這幾步之遙卻不需要多少倍的內力來抵禦,就覺得全身像是著了火一樣,連忙坐下來,運起了內力。

這天,驚風醒來時發現自己所攜帶的幹糧已經不多了。便走出山洞,想到山下置辦些來。買好了東西,來到山腳,他突然聽到有人在東邊亂石中說話。

“喲,藍少爺就派你們來幫他搶劍啊?哈哈,莫不是素雲山莊沒人了吧?!”

“哼,就憑我們這幾個不成氣候的奴才,你也未必能討得好去!再說了,我們壓根就不是來搶劍的。我們家公子要是想要,自然有人包好送到山莊去。哪裏用得著我們操心呢。倒是你,要拿劍不到山洞去守著,在這裏瞎耗什麼?不會是有那個搶劍的賊心,沒那個賊膽吧,哈哈!”

鑄劍洞裏酷熱非凡,不是每個人都能忍受的。但又想得到寶劍,就隻能做些沒有本的買賣。與其在山洞裏守株待兔,不如著力準備在別人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搶了來。這也是為什麼寶劍將出,可是鑄劍洞裏人很少的原因。

驚風從未想過要拿到寶劍,他不小心聽到別人的對話也不想插手。因為他自己的事情就已經很令他苦惱了。其實驚風對那個姓藍的公子很感興趣,但驚風不願相信世上的事情有那麼巧。再說了,要是真的是他要找的人,現在也不是"公子"了。

是的,這十年來,他不是勤習武藝,就是跑遍大江南北找那個藍姓人士。奈何他不善言談,找了這麼久還是一點消息都沒有。

驚風回到鑄劍洞內,發現鑄劍洞裏的人已經很少了,就連鑄劍師都走得差不多了。這裏就隻剩下自己和幾名鑄劍師了。那些鑄劍師離去時都搖搖頭,一臉無可奈何。大概是對這把劍失去了信心。也是,今天已經是第八八六十一天了。但驚風驀然發現隻剩唯一的鑄劍師坐在那裏,如同入定般泰然。仿佛這裏根本不是酷熱,而是春風和雨。

“大師!”驚風呼到。

“孩子,你怎麼還在這裏啊?”鑄劍師這才發現了身後的驚風。

“大師,劍還未鑄成麼?”

“鑄劍如同練功,不可急躁。練功若是急躁了就容易走火入魔;鑄劍亦是如此,太急躁了鑄成的也是吧廢鐵而非寶劍了。”

“那什麼時候才能鑄好呢?”

“功到自然成。”

“那麼,我就在此直到寶劍鑄成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