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衣原體(Chlamydia)是一類嚴格寄生在細胞內,能通過細菌濾器的原核細胞型生物。衣原體屬分為1屬4種,包括沙眼衣原體(Chlamydiatrachomatis)、肺炎衣原體(Chlamydiapneumoniae)、鸚鵡熱衣原體(Chlamydiapsittaci)和獸類衣原體(Chlamydiapecorum)。其廣泛寄生於人類、哺乳動物及禽類,隻有少數衣原體能引起人類疾病,其中主要是沙眼衣原體和肺炎衣原體。
根據所致疾病和某些生物學性狀不同,沙眼衣原體可分為3個亞種,即沙眼生物亞種(Biovartrachoma)、性病性淋巴肉芽腫亞種(Biovarlymphogranulomavenereum,LGV)和鼠亞種(Biovarmouse)。其中鼠亞種不引起人類疾病。
我國學者湯非凡於1956年采用雞胚卵黃囊接種並加鏈黴素抑菌技術,在世界上首次分離培養出沙眼衣原體,開創了沙眼衣原體的實驗研究工作。
二、生物學特性
(一)形態與染色圓形或橢圓形,不同發育階段,大小和染色反應不同。衣原體有原體和始體兩種形態,原體直徑0.2~0.4μm。Giemsa染色呈紫紅色;Macchiavello染色呈紅色,光學顯微鏡下可見。始體直徑0.5~1μm,Giemsa染色呈深藍或暗紫色,Macchiavello染色呈藍色。
(二)發育周期沙眼衣原體嚴格寄生在細胞內,具有獨特的發育周期。原體在胞外,是衣原體成熟的典型形態,具有感染性,原體通過表麵受體吸附於易感細胞,伸出偽足將其吞入形成吞噬體,原體在吞噬體內進入增殖狀態,形成始體。始體亦稱網狀體,在吞噬體內以二分裂方式進行分裂,繁殖出眾多子代,形成致密的包涵體。始體在包涵體內成熟為原體,從易感細胞中釋放到細胞外,再重新感染易感細胞。其增殖周期約為48~72h。
(三)培養特性1.雞胚培養采用6~8d齡的雞胚,將衣原體接種於卵黃囊內,大多數衣原體可在卵黃囊內繁殖。
2.細胞培養常用傳代細胞株為Hela299和McCoy等。McCoy細胞是小鼠成纖維瘤細胞,對沙眼衣原體具有高敏感性,可用於檢驗臨床標本,如陰道、宮頸拭子等。但這兩種細胞都難用於連續傳代。也有用BHK21、HL和Hep2等細胞株進行傳代培養。
(四)分型沙眼衣原體可分為多種血清型或基因型,用於分型的抗原為主要外膜蛋白(majoroutermembraneprotein,MOMP)。MOMP是沙眼衣原體外膜蛋白的主要成分,由主要外膜蛋白基因(ompl)編碼,其變異決定MOMP的抗原表位是分型的主要依據。
目前,沙眼衣原體可分為18個血清型,其中沙眼生物亞種分14個血清型:A、B、Ba、C、D、Da、E、F、G、Ga、H、I、Ia、J、K。性病性淋巴肉芽腫變種(LGV)分4個血清:L1、L2、L2a、L3等。在不同血清型之間,DNA同源性接近100%。血清型A-K限製於上皮細胞中生長,而血清型L1-L3生長於淋巴組織的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中。
與傳統的血清分型相比,分子分型方法更靈敏、更精確,但可使用非侵襲性標本,如尿液標本。通常采用限製性片段長度多態性(RFLP)分型、擴增限製性片段長度多態性(AFLP)分型、裂解酶片段長度多態性(CFLP)分型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