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二人一籌莫展的時候,聽聞出征人馬返回來的楊幺也急急趕到,先去了人馬駐地看了一圈,愣是沒發現幾個自己的部屬,這才火急火燎的前來尋找戚方和敖齊爾想問個明白。看著楊幺前來,往日總是笑臉相迎的戚方壓根就沒有起身,現在他算是看明白了,楊幺這兩萬人馬根本就不值得自己下大力氣收買,前些天白白為他們浪費了那麼多糧食真是失策。而且,現在楊幺也就剩不到一萬人馬了,自己想怎麼擺弄他,他也得乖乖的受著。
看著二人對自己這般無視,楊幺也是生氣,前幾天求自己派一萬人馬隨他們趕赴光化時還滿是笑臉呢,現在用不到自己了,覺得自己人馬少了就這般態度,著實可惡!
按下心中怒氣,楊幺冷聲問道:“戚大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何我派出的一萬人馬回來的沒有幾個?”戚方白眼一翻,自己到現在對具體情況還不是很清楚呢,哪裏能知道你的一萬人為什麼沒回來幾個。想到這裏有些不耐煩道:“楊兄,你先不要著急,等事情清楚了自然會告訴你的。”楊幺冷哼一聲,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見門外匆匆進來一名敖齊爾的侍衛,“兩位大人,情況已經詢問清楚了。”“哦,那你快說說。”戚方有些焦急道。
侍衛細細的將兩次被偷襲的經過複述了一遍,臨了說道:“大人,據兩位此次領兵的大人說,這一切和楊小七脫不了幹係,第一次被襲時就是因為楊小七不帶著他的人抵抗,反而將兩位將軍布下的陣勢衝垮,這才給了宋軍可趁之機。第二次被襲時從頭到尾都沒有看到楊小七的身影,兩位將軍雖然帶人拚死抵抗,可是沒有楊小七指揮的一萬人馬橫衝亂撞,再一次衝垮了兩位將軍好不容易才組建起來的防禦陣勢,這才引得我軍大敗!”身邊的楊幺被他說得臉色漲紅,氣道:“胡說八道!老子去轉了一圈,根本沒發現小七的身影,現在小七生死不知,反而他們兩人都活著回來了,卻說是小七不帶人抵抗,究竟是何道理!莫不是他們拋下小七這才逃得了性命?”
“楊兄,說話要有根據,難道我的人會無緣無故的誣賴楊小七嗎?”戚方瞪了楊幺一眼說道。“哼,現在小七不在,當然沒人能夠證實他們說的是不是假話。”楊幺一臉冷笑道。“你……楊大人,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你且回去耐心等候,待事情明了本官自會派人告訴你的。”說罷,戚方靠在椅子上端起了茶杯。楊幺也知道這樣鬧下去不會有什麼結果,冷哼一聲,轉身大步走了出去。心中卻是翻了天,白白折損一萬人馬,現在就連小七也是生死不知,可該如何是好。
看著楊幺走遠,一直沒說話的敖齊爾冷笑道:“戚大人,這楊幺已經沒什麼可榨取的油水了,你幹嘛還要對他如此客氣?”戚方苦苦一笑,“這也是沒有辦法啊,現在襄陽城兵力不多,我們還要仰仗楊幺和他的一萬人馬,要想收拾他,也得等糧道打通後再說。”敖齊爾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佩服,這戚方做事思前想後優柔寡斷,雖是缺點,何嚐不是優點呢。
說罷楊幺,兩人又開始了沉默,現在真是左右為難,不打光化不行,打光化兵力又不夠,著實讓人有些發愁。重重的歎了口氣,戚方對著敖齊爾說道:“敖齊爾大人,如今之計隻能請求兀術王爺再次派兵了,要不然隻能放棄襄陽全軍回師光化了,否則糧草不足,咱們這幾萬大軍也得折在這襄陽城中。”敖齊爾揉了揉有些發脹的腦袋,搖頭道:“襄陽不可棄,這次還是有懶於楊幺幫忙才拿下來的,若是他日再想複奪,非十萬之兵不可,我們還是派人回去將這裏的情況告知大帥和杜王爺吧,到底該怎麼辦還是要聽他們的。”戚方微微一笑,敖齊爾這人太過於注重麵子,明明就是要求援卻扯了這麼多。
……
“大人,李大人捷報!”侍衛滿臉喜色的跑了進來。嶽老大也是興奮地站了起來,伸手接過侍衛手中的捷報,讀了一遍忍不住讚歎道:“好,嗬嗬,這一記回馬槍殺得好。”興奮不已的嶽老大在帳篷中轉了幾圈,就將當下敵我之間的形式想了個透徹,吩咐道:“快,擊鼓升帳!”
‘嗵、嗵、嗵……”戰鼓一響,王貴滿臉喜色的向著嶽老大的中軍大帳跑了過來,好久沒聽到升帳的戰鼓聲了,看來將軍要動手了!
待眾將來齊,嶽老大笑著將小李將軍派人送來的捷報宣讀一遍,朗聲道:“諸位,子玉和王德將軍二人連戰連捷,先是奪下光化接著又力挫金國偽齊派去爭奪光化的兵馬。這兩場勝仗,使得襄陽城內的敵寇糧道被斷,而且兵力也不會很多了。現在我們就要主動出擊,看看這襄陽城在他們的手裏是不是真的就固若金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