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一章 天玄(1 / 2)

亙古流傳:上古時期,神靈見人們茹毛飲血,苟延殘喘。不忍於心,遂降下化身行走於大地,創文字,建房屋,生火,織布。然大地遍布毒蟲猛獸,人體弱不能敵,化身見此便留一無名畫卷後離身而去。

人們對那無名畫卷日夜膜拜,久之心生感悟,創出修煉法門。日夜練習,可敵虎豹,不畏毒蟲。某天,那畫卷分為六幅,飛向遠方,消失不見。

可每人感悟不同,法門亦不同。有人又開宗立派,漸漸變有了流派之別,門戶之見。

時至今日,富饒的中原大地上並存著“天玄門”“地靈宗”“人花穀”三大門派,其中又以“天玄門”為首。

“天玄門”地處中州六連山處,那六連山連綿百裏,峰巒起伏,北麵有大川“青河”因一年四季河水清澈透明故得此名,東麵卻是天下第一大城“中州城”,扼天下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六連山最早高有六峰,高聳入雲,其中那五峰接連環繞,中間是那最高峰天玄峰,而那“天玄門”正是建在此處。

天玄一脈曆史悠久,創派至今已有兩千餘年,中間曆盡波折,而如今卻是天下修真聖地,正魔兩道之首。

據說天玄的開派祖師是當時一位被趕出家門的書生,頗有天資卻屢試不中,被趕出家門後,鬱鬱不得誌,無奈隻能流浪四方,寫字為生,就這樣貧困潦倒的過了幾年。一天他路過六連山時,在此夜宿,半夜遇到猛獸,奮身逃跑,不小心進入一個山洞,而那猛獸隻在洞外徘徊,卻不敢進洞。書生見此,知洞中有神物保護,遂進入洞中深處,隻見那洞中深處的石壁上掛著兩幅幅字畫,一麵寫著一個大大的‘道’字,另一麵卻是一個‘玄’字。

這兩幅字畫散發著無盡光芒,竟將這山洞照的猶如白晝。而此時更是光芒萬丈,那‘道’字猶如活了一般在那畫上翩飛騰舞。那書生沐浴在那光芒中心生感悟,就地修真煉道。

書生得此奇遇,頹廢一掃而空,就在洞中潛心修習,對那字畫日夜膜拜。幾年後終有所成,乃出洞遊曆天下。

江湖中風雨路,書生成為一方霸主,整日狐朋狗友,花天酒地。不料一日,兄弟背叛,妻兒更是在回娘家的途中被仇家殺害。書生怒發衝冠,將背叛之人和仇家全部殺死,而後感覺這世上充滿爾虞我詐,世風日下,如今更是親無一人,整日渾渾噩噩,不久又回到那六連山,望著雲霧環繞的山峰,心生感悟,決定在此出家為道,自號“天玄子”,而後世弟子多尊稱為“天玄真人”。

自此天玄子放下塵世中的事物,潛心修道。一甲子後,破關而出,據說破關之時正是月圓之夜,那夜晴空萬裏,明鏡高懸,漫天星光忽然灑下,將天玄峰照的如白晝一般。忽然雷聲大作,那萬裏晴空居然憑的降下一道雷電,直衝天玄峰封頂而去,而後又接連八道,這雷聲百裏可聞,世人以為天神發怒。後,一道紫光衝天而起,天玄子須發皆白,從紫光中緩步而出。

天玄子修道有成,遂在六連山開宗立派,名曰“天玄”。

早年喪妻失子,天玄子對親情特別看重,每過幾年就會下山將那孤苦無依的孤兒收留在山。給他們傳道,撫養成人。最後更是走遍神州大地,搜遍奇珍異寶,窮畢生精力,在六連山布下亙古大陣“五劫陣”。

天玄子享年四百九十歲,一生授徒多達百人。臨終前將眾弟子叫到身前叮囑道:“我早年喪妻失子,爾等便如同我的孩兒,這門派便由你們的大師兄方雲來主導,爾等以後要各司其職,切不可為了爭權奪利導致同室操戈。切記,切記。”

當時弟子紛紛點頭,天玄子溘然而逝。誰料三百年後,門下弟子為爭奪掌門之位,不惜大打出手,門內弟子死傷慘重,這時又有一些宵小流派集合起來前來爭奪寶物。天玄門危在旦夕,此時後來的天玄門第五代掌門人獨孤麥強勢崛起,將那些來犯之人和那爭奪掌門之位之人以鐵血手段清洗幹淨。隨後整合門內勢力,休養生息,至此天玄門才得以逃脫大難,流傳至今。

獨孤麥將門下弟子層層選拔,最終選出六人,將其中五人分置天玄峰外的五峰,而一人掌管天玄峰,為本門主峰。那五人身為峰主,可自傳香火,而主峰峰主為本門掌門人,掌管主峰在內的六峰,其中主管刑法的法堂也在主峰。

時至今日,天玄門下弟子已近千人,門中高手無數,為中州第一大修道門派。而當今掌門玉玄真人,更是超凡入聖,為當世一等一的絕世人物。

六連山西南方向有一個不大的小鎮,名叫南平鎮,因為來往的商人們在進中州城之前都在此住一晚,而有時天玄門弟子也會在鎮中換些平常所需事物,所以人們生活的還是不錯。

平常人們見天玄門弟子踏劍飛行,以為得道成仙,對此尊敬有加,崇拜不已。而天玄門弟子見這裏民風淳樸,對此也是照顧有加。

鎮上有一家〖朋悅客棧〗,老板錢源為人熱情豪爽,客棧幹淨便宜,生意很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