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1)

有兩個人,同時從牢獄的鐵窗向外看,一個看到的是滿目泥濘,而另一個看到的卻是燦爛星空。同樣的環境,為什麼會看到不同的結果?

這是我們生活當中常見的兩種狀態。生活當中,許多人總是將自己活得不如意、活得很貧窮、活得很辛苦歸咎於外界的種種因素,卻從沒有從內心深處真正反省過自己。其實,人與人之間並沒有太大差別,大自然對萬物都一視同仁,並不會偏袒任何一個。而不同的,隻是心境而已。我們的命運都操縱在自己的手裏,能幫助你的,隻有你自己,而生活的力量也來源於你的心靈深處。讓心靈潔淨而充滿活力,就能將別人的不屑和歧視當作前進的動力,就能將黑色的絕望轉化為綠色的希望。

一位女士在開會時遇到了一位老太太,她認為這是個“又美麗又醜陋的老太太”。

老太太氣宇軒昂地坐在椅子裏,仿佛驕傲高貴的女王。可是老人扶在椅子把手上的左臂卻在不停抖動,從袖口伸出的則是一隻幹燥樹皮樣的手。

但,無法否認,她打扮得極其精致:梳得紋絲不亂的發髻,兩隻銀光閃動的大耳環,朱紅色光滑如水的裙子。連指甲都精心修剪過,塗著淡紫色的油彩。女士朝老太太微微笑了笑,算招呼,隨後目光落在她發抖的手臂上。

塗了口紅的嘴咧開,她表情愉悅,雖然醜,卻親善。“我患了帕金森氏綜合症,已經兩年了,”她更柔和地凝視著這位女士,“你覺得我很可憐是不是?”

女士誠懇地搖頭。這樣的打扮一定專門有人伺候,決不該屬於可憐的人。

“我很醜是不是,不該這樣賣弄?”

女士無法表態。相貌的醜陋似乎跟裝扮的美麗不搭界,但是,假如有一天,我們變醜、變老、變得身殘體弱,會不會自暴自棄?老太太不再解釋,淺淺笑,風輕雲淡。

傳說蝸牛從前是沒有殼的,軟綿綿的身體上伸出醜陋的觸須,很多動物都對它嗤之以鼻。於是蝸牛爬到上蒼那裏去,祈求上蒼賜給它一個殼。

“為什麼一定要裝美麗的殼呢?虛偽還是自欺欺人?”

蝸牛沉思片刻,鄭重回答:“為了僅此一次的生命。”

故事中“醜陋”的老太太,以及曾經沒有外殼的蝸牛,都令我們肅然起敬。還有什麼比生命更珍貴的?為這僅此一次的生命,難道不該活得漂漂亮亮嗎?

生命隻有一次,怎樣度過是自己的事。

我們每個人也都是自己的心靈治療師,我們生活質量的高低,精神世界是否富足,都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夠時時敞開胸懷,讓心靈保持明亮潔淨。然而,我們成長成熟的過程,也是一段心靈跋涉的過程。時間久了,心靈難免會在人生路上沾染塵埃。給心靈找個浴場,清洗一下心靈的灰塵,就是幫助心靈擯棄雜念,為靈魂創造一個喘息的空間。當我們的心靈再一次潔淨如初地裸露在陽光時下時,生活,便不會再有陰影!

本書以小故事的形式深入我們的內心世界,幫助我們認清自己,發現人生。我們可以從一則則富有哲理的故事中,體悟到出生命的價值,喚起我們對自我價值的認識和對生命的熱忱。希望這些小故事能幫助你人照亮人生的迷途,洗淨心靈的塵埃,還你一片自在清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