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報仇(1 / 3)

劉榮上次的表現雖然讓許多人刮目相看,但壽宴獻禮,比的不是其他,而是大量的真金白銀。

他一個沒有封地的皇子又能拿出多少錢來呢?

所以,眾人最期待的還是梁王劉武以及吳楚兩國的使者的表現。

前者想必能令眾人眼界大開,後者卻代表了吳楚兩國之主的態度。

隨著一口古老的大鍾連續響起了三十三下,代表著給皇帝賀壽的禮儀即將結束。

馬上就是壽宴的環節了。

許多人從早上開始就滴水未沾,此時早已餓的前心貼後背。

對於接下來的壽宴無不是翹首以待。

隨後,諸多大臣以及諸侯王們雖皇帝移駕清涼殿。

這裏有早已備好的桌案和美酒佳肴。

竇太後自從上次的家宴過後,這是第一次走出長樂宮。

劉啟帶領眾人向竇太後行禮過後,才各自入席。

梁王劉武本應與一幹外地藩王坐在一處,卻被竇太後招了過來,就近加了一桌,以示親近。

老太太疼愛幼子是出了名的,其他人也不以為意。

唯獨吳楚兩國的使者暗自對視了一眼,麵上露出了一抹詭異的笑容。

許是餓的狠了,在皇帝劉啟宣布壽宴開始後。

整座大殿就傳出了一片咀嚼的聲音。

直到酒過七旬,菜過三味之後,殿中的一幹人放下了筷子。

期待已久的獻禮即將開始。

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矩,給皇帝的壽辰獻禮順序是由遠及近。

先是朝廷的百官們,接著是各地的諸侯王,最後才輪到皇子和公主們。

百官們的獻禮其實看著挺無趣的。

因為彼此都早已商量妥當,來來去去就那麼幾樣。

看的不少人猛打瞌睡。

好在這些人也比較知趣,隻是將禮物放下就回到了座位上。

接下來就輪到了各地的諸侯王。

以年紀和輩分來論,諸國之中當屬吳王的輩分最高,地位最為尊崇。

所以,吳國的使者當仁不讓的第一個走了出來,並讓人抬上了自己的壽禮。

這是一個用黑布蓋著的竹筐,足有一人懷抱大小。

從那竹筐隱隱傳出的抖動來看,這裏麵裝的應該是一個活物。

現場許多人暗自感到好奇,這吳王難道送上的壽禮是什麼珍禽異獸?

如果是這樣,那麼吳國這突如起來的向皇帝示好,背後難道還隱藏著其他的意義嗎?

內史晁錯端坐在席位上露出了沉思之色。

吳國使者並沒有讓大家等候太久,他走到竹筐的旁邊,朗聲道:“吾王祝陛下青春常駐,福壽無疆。”

說著,就揚手揭開了竹筐上的黑布。

現場頓時響起了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如果單聽吳王使者的賀壽詞,絕對沒有半點問題。

而使者所獻的也確實算得上珍禽異獸——烏龜。

一頭比臉盆還大,不知道活了多少年的烏龜。

此時雖也有龜通壽的說法,但在皇帝的壽宴上,送上這樣的壽禮,無疑是極不尊重的表現。

往深處想,這未嚐不能理解為吳王的挑釁之舉。

眾人不由將目光投向了今晚的主角,這件事非同小可,在景帝劉啟沒有開口定論前,誰也不敢插言。

“好,吳王的壽禮,朕收了。”

劉啟的臉龐微微泛紅,也不知是喝酒的緣故,還是被這禮物給氣的。

他長吸了一口氣,強逼著自己冷靜了下來,現在還不是與吳王徹底翻臉的時候。

吳國使者趾高氣揚的回到席案前,向著旁邊的楚國使者露出了一個得意的眼神。

仿佛在說,朝廷又怎麼樣,還不是拿他們吳藩沒有辦法。

楚國使者受到了鼓舞,臉上的傲氣更明顯了。

隨後的幾個藩王送上的賀禮都是中規中矩,既不算貴重,也讓旁人挑不出毛病。

這些人一看就是傳說中的中立黨,騎牆派,明顯是抱著兩不得罪的態度。

接下來就要輪到楚國的使者了。

楚國雖然也是大國,但楚王劉戊的年紀就跟劉榮差不多大,一直以來都緊跟在吳國的後麵,兩國的關係十分親?密。

隻從吳國使者的表現來看,這位多半也沒安什麼好心。

劉榮略微皺了皺眉,好歹劉啟也是他老爹,就這麼被一個外人欺負,他這個兒子實在看不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