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龍椅(1 / 3)

劉定國堪稱是大漢第一色鬼,韓岩以一首《破陣子》搞定江都王劉非和琴師、畫師之後,直上五樓,卻見這丫正和三位錦繡佳人輪流啃嘴,若不是顧忌樓下可能有人上來,大概當場便提槍上馬了。

尋常才子打破頭顱才能見到的佳人,在他這裏不過是唾手可得的玩物,哪怕佳人們心不甘情不願,強笑歡顏,可身份和實力的差距,可以將人內心所堅持的東西碾滅。

燕國與匈奴接壤,是大漢第一道屏障,百姓民風彪悍,代郡常年受劫掠,朝廷希望劉定國抵抗匈奴,所以沒有動他,還準他訓練兵馬,招募將士。

見韓岩上來,劉定國有所收斂,卻不準備就這樣離開,硬拉著韓同學上了六樓,要見一見所謂的“伶佳人”,奈何卻撲了個空。

哥倆敘舊,討論的無非又是“生兒子”那點屁事,期間談起“睡女傳聞”,將三個女兒給開了齋……劉定國滿臉苦澀,有苦說不出,這事沒法辟謠。你若解釋滴血認親測試出三個女兒不是親生的,那便說明你戴了綠帽子。若說女兒是你的,連姑娘都搞,那便是禽獸不如……

四月初,婀娜多姿的新柳在春風中輕舞,雍容華貴的牡丹向人們展示嬌豔,景帝下詔與民同樂,特許百姓相聚飲酒五天,民間可以買賣酒漿。

籌備數月的天子壽誕終於拉開序幕,有燈會、夜宴、春獵,持續五天,期間各路諸侯入京獻禮,公主皇子拜壽陛下。

這些天最焦慮的便屬劉徹了,身為儲君,來日至尊,任何方麵都得比眾皇子強一籌,因為這是應該的。弱了便會被恥笑無能,也會質疑皇帝選擇接班人的眼光。

自昨日起諸侯們便開始朝見皇帝,送上祝壽美言、珠寶仙玉、山珍海味,受熱烈氣氛影響,大家不免暗暗比較,搞得劉徹很心急,明天便是眾皇子約定一起給陛下獻禮的日子,本來在未央宮陪皇帝接待諸侯,硬是半路開溜,偷偷跑回太子宮,當看到韓岩給他準備的禮物時……久久無語。

次日,月亮還在空中,劉徹便起床休沐,打著哈欠任由侍女們操弄,太陽沒出來便整理好衣裝,用馬車載著禮物前往未央宮。

夜色中的長安城,古老城牆在黑夜中宛如巨獸橫亙於人間,遠遠望去隻見一片凝固的烏黑,在幽夜月光照耀下顯出青灰猙獰的顏色,江山風雲迭起,它卻安然如山,大漢的曆史見證了它的王氣與霸道。

在這城牆上頭,燈籠輝煌,彩織飛揚,古韻中帶著喜慶,直到天邊一縷晨霞穿過厚重的霧氣,蟬鳴蓬勃,細水繾綣,劉徹方才駛過牆洞,踏入未央宮門。

相比一般諸侯,皇子們的獻禮儀式要鄭重很多,在這爹媽最大的朝代,任何孝敬父母的儀式都會多一些美名和粉飾,今日之後,天下便會流傳XX皇子孝心多,禮物好,得陛下看重之類的言論,為其在百姓心裏增添一點分量和認知度。

隨著流彩的朝霞完全升起,人間徐徐拉開了柔軟的帷幕,整個大地豁然開朗,在內侍的帶領下,皇太子劉徹在前,河間王劉德隨之,皇子們排成一隊入未央宮正殿。

漢景帝有十四個兒子,其中前儲君劉榮因母不大度而牽連被廢,又因侵占宗廟畏罪自殺,還有臨江王劉閼命短,如今僅餘十二子,劉徹是老十,下頭還有比他小的四個弟弟,最小的常山王才八歲,此刻煞有介事的弓著身子,兩手放於膝上,低頭亦步亦趨地跟在隊伍最後。

在這之後,宮中侍衛抬著眾人的禮物相隨,以備獻禮時隨叫隨到,其中劉徹的禮物最引人注目,十位壯漢用粗棍穿過手指粗的麻繩,嘿呦嘿呦地抬著走,不知道的還以為在抬棺材……

在大漢朝,大臣們采用跪坐姿勢上朝,入大殿前先要把鞋脫了,回答皇帝的話時,首先要表明自己的官職和姓名,但皇子們不用這麼麻煩,可以入朝不趨,讚拜不名。

漢景帝這幾日心情很好,初春時節百草複蘇,他也跟著沾了沾生機,注視魚貫而入的兒子們,很是欣慰。

“兒臣,叩見父皇。”整齊劃一的聲音,厚重中夾雜稚嫩,在劉徹的帶領下,皇子叩首。

“都起來吧,讓朕好好看看。”景帝麵帶笑意,逐個打量兒子們,不免有些唏噓,有的才一年不見便已模樣大變,從稚澀少年變成英俊挺拔的後生,而我,也老了。

“近來都好嗎?”

“回回回回回……回父皇皇,兒臣都都都都……好。”魯王劉餘眼急嘴快,搶先眾人回話,不過他天生口癡,一句話便講得眾人嘴角抽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