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碰瓷(1 / 3)

正月初十,晨光彌漫,在山那邊的盡頭緩緩升高,於天穹間悄悄傾聽大地蘇醒的聲音,散發著絲絲安寧和寂靜。

農戶在天未亮前便已下地,冬日將至,要將秋收後的農田耕耘平整,以備來年種地。

據說大漢已經發現了宿麥,也就是俗稱的冬小麥,但還沒有推廣開來,以粟為主要糧食的習俗沒那麼容易改變,因為粟很耐旱,容易活,收成雖然少,但在旱季不至於顆粒無收,對生活多少有些保障。

可是到了冬天,北方很多農夫便沒有作物可種,隻好讓田地修息,期盼來年的粟米有一個好收成,憑白浪費了冬季的時光,若是將宿麥普及開,糧食收成便能大漲,但這個過程任重道遠,老百姓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任何細小變革都有可能影響他們的生活。

韓岩和韓說天還沒亮便啟程出發,一個回長安當少府紙丞,一個先去襄城置辦房產,都在為生存奔波著。

回長安的路上要經過河間國,韓岩很早就想去看看了,從菑川王身上劫來的二百萬錢不足以支持韓說在全國各地置辦房產,經過他的打聽,大漢房價可不便宜,封國中心地帶房價值百萬錢,稍微遠點的象舍樓也要兩萬五千錢,再遠便是車舍了,要一萬錢。

弓高侯國太小,韓頹當拿不出多少錢,韓岩也沒打算摳扒他的棺材本,去找河間王劉德坑點錢就是了,都是衛綰的弟子,咱們是同門師兄,有了困難自然要互相幫助,上次我幫你兒子劉不害,這次你可得幫我……

懷著不算純潔地目的,韓二蛋當馬夫載著韓岩和浠兒前往河間國,去燕國時的車夫和兩個將士春節前便被調回去了,雖然律法規定奴婢不得乘車,不過韓岩不管那麼多,我家的婢子我說了算。

嘴裏說著“人人平等”,自己吃什麼,韓二蛋便吃什麼,但終究還是有差別。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時間久了,隻要不是白眼狼便會覺得不好意思,人家吃牛肉,你也吃牛肉,人家坐馬車,你也坐馬車,心裏難道不膈應嗎?

被別人養著,要對得起每天吃的飯,要體現自己存在的價值,韓二蛋見沒有馬夫駕車,沒說什麼便自己架上了,很自覺。

趕路的日程最枯燥,浠兒逗弄著籠子裏的小狸,韓岩掀起車簾感受秋末的涼風,和韓二蛋閑談。

“漢人有春節,你們匈奴也過節嗎?”

“也過,正月是小集會,諸長商討事物。五月是大會,要舉行祭祀活動,祭天、祭祖、祭鬼神。九月也要集會,為秋收而感謝天神。”

“聽說匈奴曾規定,漢朝使節如果不以墨黥麵,不得進入單於所居住的穹廬,是真的嗎?”

“這是誰說的?”

韓二蛋在弓高侯國生活也有兩月了,見慣安穩太平,百姓和睦,也便覺得匈奴生活有些殘忍,尤其酷刑方麵很不人道,解釋說:“這是你們漢人惡意詆毀我等,黥麵是我們的習俗,每逢大事便會用墨畫在臉上,象征性地表示黥麵,並非真用刀刻割皮肉,這是我們千百年來傳承的紋身習俗。接見你們漢使,不隻他要墨畫,我們也要畫,這便是你們漢人講的互相尊重,怎麼傳到你們這裏就成了刀割皮肉?”

“你不要急,我也隻是這麼一說而已。”韓岩笑笑,又懷著好奇問:“據說匈奴人力氣大,天生會騎馬,我也有匈奴血統,騎馬還行,就是體力不強,你們是不是有氣功、神功之類的秘籍啊?”

“有秘訣,族內的長者說,隻要你真誠信仰天地,就會有好運降臨,會受鬼神庇護,能氣力大增,馭馬如風。”韓二蛋一本正經地說。

“……”韓岩感覺嘴裏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你他媽騙鬼呢,不死心地問:“你這身板這麼壯,手裏沒武器還能以一敵十,絕對是高手,你是不是練過武功啊?”

“當然練過。”韓二蛋似乎找到了優越感,努力伸手向上比劃。“我的武功比你們弓高侯國的城牆還高。”

“……”韓岩:“其實我覺得你應該換一種說法。”

“什麼?”

韓岩:“你應該說你的武功比城牆還厚。”

韓二蛋不明所以,撓了撓臉,煞有介事地問:“城牆有點薄吧?”

想了想又語無倫次地說:“那麼薄怎麼能顯示出我的武功,我還是覺得城牆比較厚。”

韓岩:“是吧,我看城牆不如你的臉厚……”

“這你便不懂了,臉厚可以防風。”

“……”你他媽還真是實誠。

河間國治理有方,百姓富裕,天下皆知,河間王劉德的賢名冠蓋當世,漢景帝有十三子,唯讚劉德夫惟大雅,卓爾不群,乃漢室英傑。

入了河間國的地界,便發現弓高侯國和人家比,好似縣城與都市,哪怕在野外所見的散居農戶,房屋都是子信舍,值萬錢。

大漢按照土質不同,將田地分為好田、中田、差田。

給百姓分田地是根據地域來分的,好田100畝,中田200畝,差田300畝,要看你生活在什麼地方,土質肥沃不肥沃。

若在苦寒之地,幾乎都是差田,很多沒法耕種,百姓便疾苦,而且《二年律令》規定,如果土地質量太差,難以耕種,耕種者可以將其退還官府,但不能要求任何賠償。

這些地方便是大漢朝最大的奴隸來源地,百姓沒收入,可還是要交口賦和算賦,交不出來便隻能被打為官奴。

河間國地處中原,土壤肥沃,百姓分的都是好田,種一百畝和三百畝能一樣嗎?

三百畝的每天從早幹到晚,收成還不好,一百畝的每天隻需要上班八小時便可以放假,空餘時間可以去做傭工,可以舂米補貼家用,可以搞一些小玩意去賣,生活自然就富足,也會引得商業發達。

要入河間城得有傳信,但對於韓岩來講隻是小事,把身份銅印拿給守城門的小吏,說要去拜訪河間王,我和他同是禦史大夫衛綰的弟子,小吏不但得恭敬讓路,還要找人跑在他前頭先去傳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