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從小學徒做起(2 / 2)

但朱笑東的透視眼力讓這些難度反而變成了他的特點,晚上雕刻的活兒幹到十二點就休息了,進展不是特別快,粗胚基本完成了。

第二天一大早,王長江就趕過來了,還隻七點半的時間,但王長江沒想到的是,朱笑東居然已經起床開了店門,把裏裏外外近兩百個平方的麵積拖洗得幹幹淨淨的!

王長江不禁暗暗感歎,撿到寶了,這樣的工人可難找了,現在的人,動不動就是談錢,沒錢就一切免談,而這個年輕人,從頭到尾都沒跟他談錢的事,自己昨天還主動要給他預支一點錢,他都不肯要,有原則,有目標的年輕人確實不錯,如果有可能,他還真想把這個年輕人培養一下。

跟王長江一起來的還有新店麵經理,這是王長江本家的一位堂兄,名叫王長林,不過雖然是本家,但首要還是要講條件的。

王長林在古玩鑒定方麵很有功底,在京城的圈子中也小有名氣,雖然不是頂尖人物,但也屬圈子中的高手。

開古玩店,典當鋪,其實最主要的不是有金錢實力,金錢雖然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但最主要的是要有一個眼力技術極好的鑒定師,行業中也稱“掌眼”!

金錢方麵不夠,還可以湊湊合合慢慢來,沒有經理店麵能運作,沒有店員也能運作,但沒有掌眼,店鋪就沒辦法運作了,因為無論貨物的“進”與“出”,都需要鑒定。

鑒定師的工作就是首先要保證收的貨不是“贗品”,然後按實際價格的三四成或者更低的標準出價,這樣才能保證店鋪方麵不會吃虧,否則一天收幾件假貨贗品,店鋪遲早就得關門。

王長林在一間規模不算大的古玩店任職,年薪是三十五萬加提成,而王長江則給他翻了一番,直接漲到七十萬的年薪再加提成,這個挖角的價碼讓王長林無法拒絕。

這年頭,任何行業任何人,沒有什麼絕對的忠誠,講的就是價碼報酬,為了高薪,王長林就把理由推到了要幫“堂兄”的麵子話上了。

接下來的三天裏,王長林第一批開業的貨物就進了四十多萬,數量並不多,隻有十來件,按王長林的話說就是“精品”,第四天進了一萬多塊錢的玉器,反而擺滿了整個店麵的櫃台,這個就是湊數量了。

這些玉器件大多數是低檔的翡翠,也有少量的軟玉件,按王長林的說法,還沒有弄到一件特別有價值的“鎮店之寶”,因為開業的時候,還需要有這麼一件極高價值的物件來壓場子。

不過現在要弄到一件價值高的古董可不容易,價值高的就成了文物,那是國家禁止買賣銷售的,價值低的又達不到效果。

最後王長林跟個有交情的古董店老板打商量借一個價值三百萬的珍品來撐場麵,王長江才算放下心來。

在店鋪開業的頭一天,店鋪基本的人手也全部招齊全了,老板王長江,掌眼王長林,財務小姑娘王曉娟,學徒工朱笑東,連老板一起才四個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碰巧了,除了朱笑東不姓王,其他三個人居然都是姓王的。

王長江的意思是等店麵生意上道後再多招人手,現在人手多了也沒有用處,店裏的活兒不多,招多了人都在店裏你瞪我我瞪你的也沒意思。

來店裏也已經七八天了,這天晚上,朱笑東那件小作品也完成了,獨自在燈下欣賞了一陣,還相當滿意,隨即又找了條紅繩係了起來掛在脖子上。

朱笑東從墓穴裏帶出來的玉料可都是極上乘的和田羊脂玉,放在現在就是價值千金的玉石原料,又因為現在的玉石是屬於不可再生的物品,無論怎麼開采,原料石也是越來越少,而其中像羊脂玉這種最上乘的珍品,那更是罕見了。

第二天是臘月初八,王長江看過曆譜,是個開張大吉的黃道吉日。

開業的日子,忙的是王長江和王長林,當然,朱笑東也忙,不過他忙的是幹雜事,跑進跑出的都暈頭了,而幹財務的小姑娘王曉娟倒是躲在後麵的休息室裏上網,絲毫不理會來賀的賓客。

而王長江和王長林也到後麵看到她幾次,很奇怪,他們兩個居然就像沒看到一樣,也不叫她幹事。

朱笑東自然不會去跟她這麼個小姑娘爭論幹不幹活的事。

客人多,王長江和王長林都忙不過來,王長林主要是給客人們介紹物品的優點,在他嘴裏,古玩店的貨都是精品,隻有好貨沒有劣物。

這種情形,朱笑東依稀記得小時候,在自家的典當鋪裏,爺爺在驗收當物的時候,嘴裏念著的就是“破爛舊衣服一件”,又或者“銅鉛一件”,“廢碟兒一隻”等等,然後就是壓低的價,凡是典當老板都是一個樣,那衣服皮襖明明是好的,新的,銅鉛也是金燦燦的黃金,但他們卻偏偏要說成不值錢的破爛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