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裏麵整齊的擺放著一大疊黃色的絹冊,另一半的位置是數十塊質地上好的玉塊。
朱笑東再檢查了一下,沒有其它東西了,心裏有些失望,再沿著這洞壁尋找了四五遍,再沒有任何發現,出口隻有那道圓石門,但他沒辦法打開。
傷心懊惱之餘,閑著無事,百般無聊之下,朱笑東又拿了一本絹冊來看。
絹冊不是紙做的,而是金絲混合蠶桑織物,這個朱笑東是懂的,如果是紙張,年數一久就會腐化,金絲織物能保存的時間就長了不知道多少倍了,黃金是相當耐腐的。
絹冊的後封頁從上到下有四個字:“天啟親錄”!
朱笑東微微心驚,這“天啟”就是明熹宗朱由校的“號”,也就是“天啟帝”,難道這真是皇帝朱由校埋藏巨寶的地下陵墓?
呆怔了片刻後,朱笑東才又徐徐翻開一頁,古人的習俗是從後向前,從右到左,字是繁體字,不過跟現代的繁體區別不大,基本上都認識,有不認識的也能從整句話意中猜測出來。
這本絹冊上寫著:“國事內憂外患,天啟心灰意冷,無心政事,隻喜工木機關,遂於陶都尋得風水吉穴建造陵園,藏寶於此,望能留朱氏子孫一脈香火,巨寶能複國,若複國無望,亦可供朱氏子孫食祿無憂!”
“天啟不喜政務,醉心工木機關,膳飲可忘,寒暑罔覺,工木機關不忘,斧斤之屬,皆躬自操之,餘製十燈屏,司農不患貧,沈香刻寒雀,論價十萬緡……”
一路看下去,都是天啟皇帝對自己的工藝雕刻,機關打造等技藝的自讚,他的作品價值千金,到後麵才看到重點,圓石門需要“鑰匙”才能打開。
而所謂鑰匙就是朱由校親自雕刻的一條如手指般大三寸許長的玉雕,玉雕上有無數精巧的花紋,而這些花紋正是啟動石門裏的機關,有一絲錯誤就不能啟動,強行打開石門會導致洞穴全部坍塌毀滅。
而玉鑰匙隻有一條,傳於……,那幾個字朱笑東不認識,猜測意思都猜不出來,真鑰匙隻有一條,反正不在這裏,假鑰匙倒是製作了十餘條,不過是打不開石門的,而且還會引發機關暗器。
跟著後麵有一幅鑰匙的雕刻圖形,箱子裏其他書則大多是朱由校的工木機關學秘冊,最底下還有一冊“珍奇異寶品鑒”,裏麵詳細介紹了無數最著名珍寶的來曆出處,以及鑒定細節。
這看得朱笑東有如一盆涼水當頭淋下!
這裏的確是朱由校呆過的地方,而且也確實是藏寶的真正入口處,上麵的全是假穴,進去了也是重重機關,就好像血池過去後,大石棺裏有一個通道,裏麵是朱由校命宮廷異士從西域帶回來的變異凶物:人麵蜘蛛!
去那裏的人,就算越過血池,避過人麵蜘蛛,裏麵也還有更多的機關毒物,通道密室也更多,但卻沒有寶藏,所有的都隻是應付盜墓者的陷阱。
但這條真的入口卻又沒有鑰匙,有鑰匙的製作圖樣又有什麼用?他又不會雕刻,朱由校的技藝何等高超?就算有玉塊材料,有雕刻用具,他也雕不出來那麼精美的“玉鑰匙”,那紋理有絲毫的錯誤就打不開石門,打不開的話又會引發要人命的機關!
說到底,這還是一條死路!
朱笑東呆了半晌,垂頭喪氣的在木躺椅上坐下去,把燈關掉,不用的時候還是節約一些電,要是電耗完了,在這個地方,他就是個瞎子,現在還能略微想想法子等待,要是電耗完了就隻能在黑暗中等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