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辣椒根部病害防治技巧等
植保土肥
大棚辣椒極易發生根部病害,如根腐病、青枯病和疫病,造成植株成片枯死。對這些根部病害應及早采取措施加以防控。
一、主要症狀
根腐病:一般在辣椒定植後至采果盛期發生,染病植株的枝葉白天發生萎蔫,傍晚至次日淩晨恢複,反複多日後導致整個植株枯死。病株的根及根莖部皮層呈淺褐色至褐色腐爛,易剝離,多由側根蔓延至主根。
青枯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苗期症狀表現不明顯,定植後從主根基部開始逐步枯死,根莖的表層不變色,縱切根莖部維管束變成暗褐色。
疫病:染病後植株根莖部初呈水漬狀,後變黑褐色很快繞莖一周,病部稍縊縮,造成整個植株萎蔫枯死。在為害根莖部的同時,還為害植株的枝杈,一般表現為褐色或黑褐色條形病斑。
二、發病條件
根腐病、青枯病和疫病均可經過灌水、施肥等田間操作傳染。老大棚和連年重茬栽培的,因土壤中病菌含量不斷增加,發病加重。大棚內通氣不良,高溫高濕有利於病害發生。特別是灌水和培土後,土壤板結,根部通氣不良時,會加速病害發生。
三、防治方法
1 合理輪作。前茬以十字花科和豆科作物以及蔥、蒜等蔬菜為宜,盡量避免與茄果類、瓜類等蔬菜連作,以有效阻斷發病源。
2 加強大棚管理。①做好大棚的通風換氣,調節好大棚內的溫度和濕度,以控製病害發生條件。②科學澆水,提倡小水澆灌或膜下滴灌,切忌大水漫灌,嚴防土壤積水。③做好淺中耕,避免土壤板結,但不要過早過深培土。④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增施磷、鉀肥,促進根、葉穩健生長,增強植株抗性。
3 清潔田園。一旦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帶出棚外集中燒毀或深埋,隨即清除病穴土壤,噴灌石灰水或藥劑對病穴進行消毒處理。
4 藥劑防治。對辣椒根部病害要早發現、早防治。
根腐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綠亨二號500倍液灌根,每次每株灌0.5千克,7天1次,連續3-4次。
青枯病:可用7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灌根,每次每株灌0.5千克,7天1次,連續3-4次。
疫病:可用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600-800倍液灌根,每次每株灌0-5千克,7天1次,連續3-4次。
河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 高春紅
早春防治韭蛆應提前做好準備
韭蛆學名韭菜遲眼蕈蚊,以幼蟲鑽食韭菜地下部分和嫩莖,為害輕時植株萎蔫斷葉,重的成墩死亡,甚至整畦發黃死亡。韭蛆發生周期短,發生的代數受氣溫影響。以幼蟲或蛹在韭墩周圍土壤中越冬,在保護地生產中冬季也有韭蛆為害。露地韭菜萌發時,越冬代幼蟲開始活動,約在3月中下旬,成蟲出土。成蟲喜陰,上午在韭墩附近飛舞,在土縫裏產卵。幼蟲喜濕,並有腐食特性,田間施用未腐熟的雞糞時韭蛆發生嚴重。春季地溫穩定在12℃以上即開始為害,到4月中下旬地溫在16-22℃,是韭蛆為害的高峰期,地溫超過26℃韭蛆為害反而降低。
防治措施:首先,在韭菜萌發前將韭菜畦表土起出曬根,但不要傷到太多的韭菜根係,起出的表土也要翻曬,經5-6天可將幼蟲殺死;其次,在曬土回填後,要全田澆施48%地蛆靈(毒死蜱+辛硫磷)乳油1000-1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48%樂斯本(毒死蜱)乳油
2000倍液,提高防治的效果。
山東省夏津縣蔬菜局 王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