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二年,晉王司馬睿在王導的輔佐下稱帝於江南,是為晉元帝,建都建康。是故,漢祚未絕。
是時,祖逖已敗,劉琨、祖約由攻轉為守,王導休生養息,江南不比北方,一片繁榮之象,似是回到中興之時。
王羲之、謝安等人都還在生長期內,卻已初露光芒,雖然江南一片怪氣,卻總的來說,還是安定和諧的局麵,王導治理有方,聯江南士大夫,殺王敦,重用有能之人,忠誠護衛大晉王朝,直至老死。
大凡有能之人,在亂世之中或出世或入世,卻不敢提北伐兩字,皆想,以祖逖之才,劉琨之豪,都不能解放北方,而自己之能,比不得劉琨,更比不得“軍中劍神”祖逖,再加上朝廷不支持,想重收中原地盤,真是難上加難。
晉四大名將“劉琨、祖逖、蘇峻、王敦”,一個不剩,除劉琨自然死亡,其他三者皆是因內亂而亡,祖逖雖是死在戰場,卻也是因為朝廷支援不夠之故。
自此,情願在山中過一生也不願出山的人,一時間隱士多如毛,同時,道家,佛家在南北兩地盛行起來,葛洪的煉丹術一時傳遍神州大地,如衛家兒郎之美一般,讓所有人沉醉。
同時,祖逖,劉琨的“幹將,莫邪”隨著兩人的死亡也從此不知所蹤,這成了武林中人的一大心願,誰得此兩劍,就可以成了天下武林的主宰,亦可得葛真人的真傳。
從此,為了這兩把劍,為了學“聖人劍”,江南朝廷盛世,江湖卻血雨腥風不斷,一浪高過一浪,清明教、綺雲軒、明華閣各出奇招,虛虛實實,一時間清風明月,山河驟變,江山再起風雨。
元帝既亡,司馬紹繼位,又因縱欲過度而亡,其子司馬衍繼位,年僅五歲。王導仍為顧命大臣,其時他已年近六旬,卻仍為天下奔波,其心之忠,堪為天下典範,王羲之、謝安看在眼裏,心中皆暗想,定要以他為樣,忠誠報國,為漢室江山盡自己的一份力,以留名千古。
帝王之道,深不可測,帝王之術,曆劫難修。是故,伊尹、張良、孔明的背後,未必都是明主。
王導深明此理,知道帝王難當,也以此教導後人,希望保住這漢室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