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顯然的,林家仁用了另外一句話來表達了同樣的意思:“現在,輪到我們創造曆史了!”
好吧,不可否認他接下來的話很有煽動性,比如什麼國家大義,人民尊嚴等等,甚至於所謂的理想和期望,諸如什麼“戰死之後在黃泉微笑著等待”,“帶著先輩的榮耀昂著頭顱倒下”,“為了主公的大義流盡最後一滴血”之類的,再龐統眼裏完全不亞於太平道的蠱惑,虧得這群士兵們一個個躍躍欲試的,熱情豪邁地揮著手臂,群情激昂會不會有點太過了呢?
龐統的本意中,可沒有戰前動員這一說,是林家仁臨時想起來的招數,可一鼓作氣勢如虎,再而衰三而竭啊,若是這一次都會遇到些阻礙,接下來是不是就更麻煩了?
雖說有些詞,他是從前聽都沒聽過的,什麼“革/命”啊,“解放”啊之類的,但好歹還是有積極向上一麵的。
龐統看了眼還在高呼“我們不為孫權而戰”“我們為理想而戰”“我們不會屈服”的士兵們,心中倒有些佩服起林家仁來——這個師弟,嘖嘖,聚攏人心有一套啊!
既然如此就打鐵趁熱,動手開鑿吧!
----------------------------------
淮陵城。
縣府。
一群人。
“你是說他們真的走了?而且所過之處全部弄得雞飛狗跳?”
“是的大人,在下等親眼所見,奇怪的是他們隻奪鋤頭鐮鎬扁擔籮筐等農具,卻對百姓秋毫無犯!”
“這是想要做什麼?”
“莫非他們的農具缺的很厲害,所以從咱們這兒搶?”
這個回答顯然引起了一陣哄笑,他們大多數人都覺得這個林家仁名不副實,很不會把握時機,既然有那麼棒的利好條件,就該立即攻入城池而不是轉向離開白白錯失攻城略地的機會。
“別笑了!”
作為長官,縣尉自然是有這個叫停的權力的,在他心中隱隱有些不安,總覺得這個林家仁不會有那麼簡單。
就像不久前的那場遮天蔽日的大火,此次火勢太大,非得盡全體官兵將士之力才足以撲滅,而撲滅則罷沒想到在城外的設施全給毀了,莫說他們當時進攻了,就是現在來個兩千人左右,他們都不可能抵擋住。
而這趟下來,大族們也是損失慘重,他們甚至搞了個聯名上書,表示你個縣尉請不來救兵趕走這群破壞狂,那就讓咱們去請!縣尉敢說這其中肯定也連帶了聯名狀告自己的書信,不過好在自己聰明,早就派出心腹前去彭城打理,花些錢輕判總比獲了重罪要強吧?
最好的結局就是貶官,正好也不用看到這群難伺候的家夥,縣尉倒還想的挺明白。
隻是現在,他也沒有什麼立場去擔憂淮陰的事情,淮陵城不陷落就是千好萬好的美事了。
至於丟失的農具,反正也不隻有自己管轄範圍內的才是如此,上頭總不能獨怪他一人吧?
而另一頭,淮陰城的守將謝鋒則沒有他這麼悠閑了,一聽到林家仁的軍隊來了,他立馬傻眼了——不帶這樣的啊,都不打聲招呼就來了,還有啊來就來了吧,還來的這麼快!
他可沒有時間準備什麼,隻是倉促地招呼了士兵們速上城頭防守,才剛剛站穩腳跟,他又接到了報告,說是人家忽然轉換了方向朝著高家堰去了,而正當他毫無頭緒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又是消息傳來,他們在那邊開搞了,就像是春耕時的農人,拿著鋤頭鐮鎬,在高家堰弄起了破壞工作。
他女馬的!謝峰剛聽完就罵出了聲,這是要搞死淮陰的節奏啊,高家堰那邊的守軍本來就不多,自然是打不過他們的,而他們現在搞破壞顯然就是想來個水淹淮陰啊!
這還得了?!不行絕對不行,謝峰想了想立即下達了出兵的指令,這個選擇題還有什麼好做的?不出城死守也許能夠守住,但損失的卻是經濟;不出城攻擊也許有出路,也許會有埋伏,但挽回的卻是人心。
這筆買賣不做也得做!
就算猜得到這是逼他出城的辦法,他也得硬著頭皮上。
“所謂的連環計,就是無論你怎麼選,我都有相應的計策來讓你上當,而且一環扣著一環,毫無停頓的空隙,任他們如何破解都是白費力氣!”
林家仁聽著龐統的高談闊論也不時點點頭,其實說穿了這是明謀的一種,也就是讓人知道你的下一步卻又兩頭受堵,不管怎麼選擇也逃不過他早已算計好的下下一步。
數學裏頭的窮盡概率,大概就是這樣。
可龐統其實也算漏了一點,那就是之前淮陵的縣尉竟然會真的想要投降。不過這種類型的橫生枝節並不打緊,對他的全盤計劃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