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由完勝所引發的(1 / 2)

十一月一日的柴桑,秋風遠去,初冬降臨,陽光明媚,到處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廣場上歡聲笑語,人頭攢動。揚州別駕、柴桑城代理太守、平東將軍林家仁,柴桑城守將、武威將軍潘璋,揚州牧之姐、孫家貴女孫仁等三人在從事中郎呂範,勸學從事陸遜的陪同下,不辭辛勞,深入到激動的普通百姓大眾之中,與他們一同歡呼勝利、祝賀彼此、展望未來。

林別駕、潘將軍和孫大小姐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廣場的四周,並且饒有興致地參與了百姓們自發組織的慶祝活動。接著,領導們與群眾代表親切地交流,噓寒問暖閑話家常。林大人還愉快地回憶起一天前,和士兵們大破賀齊部隊的趣事,不禁坐了下來與大家暢談。

在另外的交談中,孫大小姐多次著重的強調:“柴桑城的勝利,是具有意義的勝利。不僅打擊了逆賊孫權的囂張氣焰,打斷了他的進攻腳步,而且通過重創賀齊的軍隊,重塑了柴桑抗擊侵略的信心。這些勝利還僅僅是一個開始,相信在孫安大人的帶領之下,這樣的勝利隻會是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潘將軍也表示:“勝利並不隻是屬於我的,也不隻是屬於孫大小姐和林大人的,甚至也不隻是屬於遠在新都奮戰的孫安大人的,它是屬於大家的,是屬於每一個奮戰在前線奮勇殺敵的士兵,是屬於每一個對柴桑不離不棄的百姓的!”

聽完三位的發言,百姓當中站出來位老人,他一抹眼淚無不動情地說道:“謝謝林大人,謝謝孫小姐,謝謝潘將軍,謝謝每一位為咱們奮戰的子弟兵,你們都是好樣的!咱們百姓感謝你們,感謝你們給了咱們一個溫暖的、能夠稱之為家的地方,對此咱們感到甚是自豪。什麼都不多說了,改明個兒,我一定把孫兒送到軍營當兵去!讓他也成為柴桑士兵這一光榮的團體成員之一。”

見此情形,餘下群眾也紛紛表示:對,去當兵,一人參軍全家光榮!

(此後,在柴桑的方圓五十裏,每日清晨和傍晚,總能聽到一群人在高歌:

我們是柴桑精兵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國家,愛柴桑,銳利的武器緊握在手中,不怕困難,不怕敵人,堅持訓練,堅決鬥爭,服從領導,聽從指揮,江東之虎指引我們,向著勝利,勇敢前進,向著勝利,勇敢前進前進!)

加入柴桑軍,要當就當子弟兵,不僅政策好福利優,而且跟著孫安大人走,完全光榮正確。對此,百姓們基本上達成了廣泛的共識:不讓家中的年輕人去當兵就是家族的恥辱。

此外,林家仁還強調:江東是朝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將之統一起來,是身為揚州牧的孫安大人不可推卸的責任。前路是曲折的,但也是光明的,但卻是不能隻靠她一個人完成的,每個人都應該站出來,盡自己的一份力。

而孫大小姐則表示:要用“四個代表”偉大思想來武裝自己的頭腦,隻有在思想上先認清了大是大非,才能夠為封建主義的改革發光發熱。

接著,潘將軍表示:隻有緊緊地團結在以孫安大人為核心的領導集體周圍,切實落實好獨尊主公的行動準則,各司其責,一心一意,聚精會神謀發展,以可持續發展為依托,踏實肯幹,令行禁止……

最後,林別駕一行又在廣場上擺下宴會,誠邀城中百姓一道慶祝,群眾無不喜聞樂見,擊掌相慶,甚至還有人淚如雨下,對領導們的舉動交口稱讚。

藍天如洗,碧水如畫,鳥兒們似乎也受到了溫暖的感召,唧唧谘谘聲不已歌唱著美好幸福和諧的生活。

-----------------------------

你看,或者不看它,它報告就放在那裏,不增不減。

你瞧,或者不瞧我,我林衝就坐在這裏,不來不去。

“林家仁!你真打算把這樣的報告貼在幾個城門邊上?”這份,嗯,可以說算得上是新聞的稿件吧,獻小姐看著很頭疼,特別是其中的用語,每個字她都認識,就是合起來要理解是什麼意思就有點花費腦細胞了。

“貼!為什麼不貼?而且還不止城門邊,酒家、雜貨鋪、字畫店,凡是有店麵的都有份!當然還有立羽司主持的口口相傳!”

說這話的時候,林家仁那叫一個誌得意滿。穿越以來自己掛帥的最大勝仗,順便還把看不順眼的我方人員一並給收拾了,林家仁能不高興麼?

一場勝利借而大書特書,興奮之餘還在茅房吟詩一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結果不知道被誰給傳了出去,成為了後世的經典之作——更有後人形容此為“恭坑詩一句,曉月得意錠”,可謂紅果果的羨慕嫉妒恨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