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襄陽觸感(2 / 2)

“太守府樂師?他這名頭可真夠不錯的……話說他知道我在哪住麼,他找得到我麼?他居然就那麼說再拜訪我了?難道他們這種人都是這麼不可思議?”

“喂喂,兄長,你還在自言自語些什麼啊,你的大公子找我們,啊不對,主要是你過去啊,你準備讓這人繼續等你說完麼?”對於神神叨叨的林家仁,玲還是忍不住提醒一下的。

--------------------------------------------

襄陽是荊州的經濟政治中心,地處荊北,與宛城不遠,正是基於此當年劉表才和張繡聯盟,實實在在地對曹操形成了威脅。宛城這個地方是曹操的傷心地,典韋之事相信大家很熟悉,就不在多提了,更何況現在張繡已然投降曹操。

從戰國時代起,荊州就被稱為蠻夷之地,到此時也沒有多大改變,就連王粲這種高級文人在潦倒的時候都有點看不起這裏,稱之為“荊蠻”。當然,這個詞主要是指荊南,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比交州好不到哪裏去的地方。

荊南人崇尚武風,以重巒疊嶂作為依托,在艱苦的土地上掙紮求存,那裏的漢人,長期與當地的蠻夷部落作戰,他們的曆史就是蘸著血淚書寫而成的。而荊北人則是尚文,這是逐步被中原文化所吸引的結果,一條長江將天南海北的各類人員集中到此相互影響兼容並包,作為荊北絕對中心的襄陽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尤其是東漢末年長達數十年的中原戰亂,這裏便成為了避難的最好地點(西川路太彎、不好走到,荊州可水路可陸路,地理位置又在正中而且口碑不錯稅收不高)。

襄陽是一種典型的巨城,外部設有甕城,內裏還有內城,劉表的太守府都是內城中單獨的一個堡壘,可以說前前後後共有五層防禦。即外圍三十裏到五十裏不等,數量眾多的衛星城市、鑲嵌在襄陽城牆之上的諸多甕城、方圓數裏的外城、易守難攻的內城、絕對龜殼防禦的太守府,更別說星羅棋布的駐軍、在城牆上雷打不動的守城器械了。

比之會稽等城,襄陽就突出一個詞——絕對的氣派!

此外,襄陽還有個別的地方沒有區域劃分觀念。比如城東住的盡數貴人,基本上屬於大臣高官士族的聚居地;城南則是有錢人家的富人區,這個富並不等於貴嘛,再說商人地位又低,所以這裏是一個相對和諧的區域,有錢,但是也不敢亂來,這就是大多數商人的現狀,家道中落的士族、賺了幾個小錢的平民、中層官員將領之類的人員,也都喜歡往這裏鑽;而城西就要混亂一些,有和諧就有不和諧,這是必然的,在這裏是各類鬱鬱不得誌的、有才沒才的,此地龍蛇混雜但卻非烏煙瘴氣,更有人說,如果你沒體驗過這三處地方,那麼你就白來了襄陽;當然,最重要的肯定是北麵,太守府的所在地,劉表及其親信的住所,那裏是全襄陽人都夢寐以求的地方。

這隻是內城,處於整個襄陽的北部,至於外城,住的主要就是軍屬、農奴以及平頭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