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顧大人的主意,百姓相信什麼就破壞什麼。雖然我不想用這個辦法,但是他說孫權一定不會真的出兵,相反我們可以一並清除山越、丹陽這些賊眾,甚至是潛藏在我們內部的隱患……畢竟與地盤三倍於我的二、孫權打仗,怎麼都不會太輕鬆,而且我也不想。”尚香一副興致不高的樣子,看得出來她不是個喜歡玩陰謀詭計的人。
啊咧,這一切都是計謀?虧我還擔心了一小下下。另外這個消極的低沉情緒是怎麼回事,壓根毫無鬥誌啊,多年以來飽讀詩書,哦,應該是飽讀思修被先進的不能再先進的馬老人家、恩老人家的思想武裝到牙齒的林家仁意識到:這種情緒能激發鬥誌……才怪!
“這厭戰情緒可是要不得滴,否則這仗可怎麼打?”
“……”
沉默了?這可不好辦啊,用的技能還是權杖?還有沒有CD限製?
林家仁意識到得換種方式說話了:“既然你討厭打仗,那麼就以戰止戰把能打的仗都打了,到時候不僅孫家被你整合了而且還天下太平,你想幹什麼都可以了不是麼?”
雖然從見到少女主公開始到現在還不到一天,但林家仁通過各種觀察以及對她手下的幾番詢問,多多少少弄明白了尚香姐奉行著所謂的“道義”,雖然這品質無論擱在過去還是現在那叫一個稀罕物,可是在這亂世裏邊“濯清漣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可是沒有什麼好處的。非要說好處的話,大概隻有青史留名了吧。
以上是好聽的說法,難聽的說法是——古板,因循守舊,不知變通。不過這話可不敢說出來,除非林家仁嫌自己命太長。
“……你的說法,和大哥很像。他總說所謂亂世,唯有擁有至尊武力的人才能將其終結,也就是用手中的武器消滅完所有反對的人,這就是他的武之道,隻是我覺得過於極端,但是我相信著他,哪怕大家說那是完全違背父親的忠臣之道……”
想想也是,短短數年間能將整個江東打下來,孫策確實有本事,可是追求效率的同時必然就會疏忽其他的方麵,比如內部的穩定性,比如功利心帶來的急躁情緒,這些都是會在整個江東慢慢蔓延的。
原來她的心結來自於對兄長和父親的取舍,林家仁似乎把握到了:“其實你大哥奉行的也是‘忠義之道’啊。”
“大哥為了穩定江東殺了那麼多人,甚至死前經受毒箭的百日痛苦卻還想著突襲許都,怎麼會……”
“雖然殺人就是殺人,並無對與錯的分別,但是他迅速穩定江東那是對國家忠,強硬鎮壓反對者身染血債委過於己為後世造福,那是對百姓義……”為了讓眼前這個信念動搖的少女能夠轉過彎來,拋開對他老爹老哥不同道路的搖擺,林家仁決定發動他那條顛倒是非黑白的三寸不爛之舌來說服她。
“這……”尚香似乎被林家仁的話給打動了,不過馬上又失落了:“即使我能過得了自己這一關,但無論領土、物資、文臣、將領還是士兵我都比不上他啊,更何況我並沒有大哥那樣的統兵天賦……六成,要是他現在親自來的話最多隻有六成把握能夠戰勝他!”
我勒個去,都及格了你還想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