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史前進的歲月之中,人類之中的某些精英,為何無法戰勝自己心中的黑暗、無視上帝的存在,肆意的違背主的意誌和漠視自然的寬容。因此而受到無情的懲罰,累及旁人。
曆史是一麵鏡子,總會反映出相同的教訓,為何我們熟視無睹?
無休止的征戰與漠視神的存在,是主最無法寬容的。
曆時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的悲哀、是主對極權者的懲罰,也是為後世之人而作的警鍾……
多少人的性命付之東流、多少城鎮遭到毀滅、多少財富化為烏有
……
最難醫治的創傷便是戰爭的傑作,是曆史發展、人類進步的障礙,是人類自我毀滅的愚蠢之舉……
人類的足跡是不可以踏入主和自然的禁區。
和平的時代已經來臨,戰爭的迷霧正在消逝,我們雙手切不可再沾有同胞的鮮血了!
然而,事與願違。
意識形態的迥異和社會製度的差別,造成了新的危機……
兩大陣營的對立早已改變了世界的命運,隨著人類之中精英的探究,人類再次違背了自然:核武器的誕生標誌著新的災難的來臨。
我們心中早已消逝的陰影,又猶如黑暗的浪潮,洶湧的襲向你我……
……從波羅地海的什切青到亞得裏亞海的裏亞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了……
我們從來不相信古代的預言,
隻知道記住彼此間的仇恨。
多少代人都在這個錯誤之中度過……
戰爭的陰影久久的刻在你我的心頭,
大地已經遍布曆史的傷痕。
然而,她又將經曆新的——
磨難。
(1946年冬季蘇聯東部地區:東西伯利亞高原一無人居住區。)
這兒沒有青藏高原氣勢灰雄的傲然,沒有極地氣候的嚴寒。但卻是一遍浩瀚無垠的白色海洋,散發著異樣的高原氣息。像是主與我們零距離接觸的平台……
這兒望不見勃朗蜂(阿爾卑斯山脈的一座山峰,位於比利時境內,是一個旅遊勝地)的威嚴雄偉;屏住呼吸,聞不來法國南部的啤酒花香;更無法察覺幾內亞高原的豪邁(因為這裏位於嚴寒帶)……
凜冽的西風呼嘯而過,這裏寒冬漫長寒冷,冬長一般在7~8個月以上,東西伯利亞廣大地區一般氣溫都在-30℃以下,很難想象會有什麼動物或者是人居住。
葉尼塞河是這裏最著名的大河,發源於南部山地,奔騰北流,注入北冰洋。長度大約在4400公裏,是一條流域廣闊、水量豐富的河流。
然而,在這塊不毛之地還是有人居住的。
透過大雪,遠望過去,在一處平地之上聳立著許多高大寬廣的軍事建築物;此外在另一處,還有幾處近一平方公裏的實驗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