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目的是為了辦事,所以解決具體問題是說話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並且一個人的說話能力,是獲得社會認同、上司賞識、下屬擁戴、同事喜歡、朋友幫助、戀人親密的必要條件。
近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說:“人生不外言動,除了動就隻有言,所謂人情世故,一半兒是在說話裏。”說話的重要性因此可見一斑。
縱觀中國曆史,因為會說話而成功者比比皆是。蘇秦推行其論,而身配六國相印;諸葛亮舌戰群儒,而使孫劉結為戰略聯盟。“一言以興國,一言以喪邦”,這些都顯示了語言藝術不可思議的魅力和無堅不摧的力量。
追古思今,我們麵對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現代社會,說話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在日常的社會交往中,時刻離不開說話,而且在工作和事業的發展中,更少不了好口才的推動。能說話和會說話,已成為現代人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成為成功者不可或缺的素質。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學會說話,非常容易;但要學會說讓別人愛聽的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生活中,後者是至關重要的,當然也是不容忽視的。難怪台灣著名成功學家林道安說:“一個人不會說話,那是因為他不知道對方需要聽什麼樣的話;假如你能像一個偵察兵一樣看透對方的心理活動,你就知道說話的力量有多麼巨大了!”
的確,“說話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生活中,有些人本領極高,他們精通業務,才思敏捷、學識淵博、文采飛揚,但是就因為不會說話,或者總是說讓人別扭的話,結果總是讓自己活在氣喘籲籲的感覺之中;相反,有些人本領一般,但是就是有一張好嘴,結果做什麼事情都順順利利。這種結論,不是簡單得來的,而是被無數事實證明了的金科玉律。
如何讓說話成為你生活中做事的助推器呢?這其中就涉及一個取與舍的問題——取讓人感覺舒服的話來說,做讓人感覺愉悅的事;舍棄那些讓人尷尬的話,以及讓人揪心的事。當然,這其中有許多技巧需要在實踐中慢慢體會。本書即是以實踐為藍本,經過提煉而列出的說話辦事中的取舍之道,具有極強的實用性。
總之,說話的水平有多高,在一定程度體現出做人做事的水平有多高,從這個意義上說,說話的高手必定也是一個會做人善做事的高手。
編者
2010.4
第一章 說話辦事規則的取舍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