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章,殲敵精銳騎兵(2 / 2)

嚴格地說,皮口之戰,是女真軍叛亂以來,明朝取得的唯一一次真正的,象樣的勝利。而且,以少勝多,以一當十,戰績輝煌。

朝廷宣布,獎勵遼東軍二十萬兩軍餉,考慮到財政實際,先撥給五萬。所有皮口參戰官兵,一體升軍銜一級,陳繼盛作為主帥,升為武官從一品,朱國棟(毛仲)為正三品。其餘將領,各加種種榮譽職位。

讓毛仲異常開心的是,就連他的妻妾們,也沾了大光,香桂被禦賜為三品誥命夫人。獎賞了據說出自皇後精心挑選的首飾等物。

嘉獎之事,在毛仲看來,不過正常,他關心的是北上鎮壓滿清叛亂勢力的事情,卻沒有料到,山東的叛亂軍,迅速失敗,從登萊諸地,紛紛逃難到了海邊,轉乘船隊,向著北麵進發,估計是還不知道北麵的戰場上,已經驚天動地變化,居然繞道而行,避免了關寧軍留守的艦隊,向著海洋島等地趕來。

接到了戰報,毛仲立刻調遣人馬,現在的遼東軍中,他的威望已經是無人能及,皮口一戰,已經使他從區區海戰的偏僻將佐,迅速成為大明朝的名將,朝廷為了振奮軍心民氣的宣傳,已經使之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

旅順口的明軍,經過訓練和編組,還接收了原黃龍將軍逃難的水師殘部,勢力大增,人數為三千七百多人,毛仲一路,蘇烈文一路,各帶一千人,步槍二百,手榴彈四千,火藥罐炸彈數千,以陳繼盛總督旅順城留守,開始兜擊叛軍殘部。

毛仲部從旅順口出發,船隊斜向山東半島的尖端,尋找敵軍,蘇烈文部隊,則遊弋在海洋島的方向,作為防範。毛仲船隊,尋找了三天,竟然,沒有找到敵人,隻得北上彙合蘇烈文軍。

在海洋島的東北方向的海域,毛仲艦隊發現了蘇烈文軍的行蹤,而且,也發現了孔耿叛軍的行蹤。原來,海上風向多變,孔耿叛軍也是老水師,善於控製船隊,居然一路橫行,躲避了明軍,蘇烈文軍雖然能夠勉強跟蹤,可是,畏懼敵人勢力強大,居然不敢進攻。

毛仲聽從了老兵的建議,將船隊繞行,迅速行北,因為在平常的海岸線上,叛軍無法正常登陸,從船隊的規模上,老兵們判斷,叛軍至少有萬人,肯定是軍人帶家屬,以及很多物品,最可能的地方,是鴨綠江口。

毛仲船隊迅速北進,三四個小時以後,借助蘇烈文軍對叛亂軍船隊的阻撓,率先趕到了敵人大船隊的北麵,然後,才向前逼近。

讓毛仲意外的是,叛軍和蘇烈文船隊周旋了一段時間,發現明軍船隊上很少大炮,船隻和兵員的數量都不足,竟然主動發動了進攻,於是,毛仲艦隊迅速逼近,和前來迎戰的敵軍戰到一處。

海麵的戰鬥,基本上是接舷戰,因為雙方都沒有大炮,考慮到火炮的火藥消耗量太大,不經濟,明軍寧可不要,叛軍雖然船隻不少,可是,多是截奪民間的商船和漁船,缺乏組織。有些混亂。加上被關寧精銳的騎兵一衝,死傷慘重,留下的六七千老弱和數千家屬,並沒有多強的戰力。

約四十多條船來迎擊毛仲軍,和毛仲軍數量相當,不過,叛軍的幾條商船比較高大,有一定優勢,不過,當船隻接近時,叛軍剛開始射擊弩箭,就遭到了毛仲步槍兵的攢擊,一群群的叛軍士兵被射殺,其餘的人看得莫名其妙,膽戰心驚,紛紛躲避在船壁後麵,以盾牌遮掩,不敢再戰。於是,毛仲軍繼續逼近,和敵人幾乎相接,大聲地喝令敵軍投降。

“都是大明朝的兄弟,誰投降了,誰還是兄弟!”

“跟著孔有德和耿仲明叛亂,絕對沒有好下場!”

“就連阿敏那樣的家夥都被打死了,你們算個球?”

“再不投降,我們就炸死你們!”

明軍官兵的威脅利誘,並不起多大作用,因為那時的遼海官兵,往往都是私家招募的性質,或者是多年追隨的親兵,甚至組成父子兄弟關係,帶有軍閥和黑社會性質的社團組織,例如,孔有德最有戰鬥力的部隊,是其三百親兵,之間都稱兄弟,還都改了孔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