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從門裏傳出來周怡寶的聲音,說:“上次我和亦琛結婚,那筆帳我都沒和你算呢。”
曲曉亮的頭嗡嗡一陣,原來,早結婚的好處是,大家沒有經驗鬧新人。幾年前,趁著大哥的婚禮,好好的捉弄了他們一番。
玩大了吧。
攤上事兒了吧。
現在才知道攤上大事兒了吧。
曲曉亮知道,現在是趕鴨子上架,今天被人整兒的機會多得是。娶媳婦兒接新娘和被鬧洞房,是注定了的甜蜜和痛苦交織的難忘經曆。
曲曉亮咬咬牙,求著各位難兄難弟:“大哥,溫顏,來幫我取個鑰匙唄。”
“……”
假裝不在。
假裝不在。
連亦琛和溫顏假裝不在。
曲曉亮又看向旁邊的人,旁人哪裏會幫,這口含冰塊取鑰匙的事兒,擺明了是連夫人的主意。
連大少都袖手旁觀了,誰還敢動?
曲曉亮叫苦連天……蒼天啊……
曲曉亮和毛艾的婚禮,是西式的。
曲曉亮還記得幾年前,參加連亦琛的婚禮,那場中式的婚禮,讓他記憶猶新,如今依舊曆曆在目,恍若昨日。那場婚禮,說不上有多華麗,但是,他仿佛穿越了時光,回到了古代,古色古香的氣息撲麵而來。
連亦琛和周怡寶曾經說,傳承中式婚禮、書法、茶道,不是複古的倒退,而是一種革命。我們經過曆史的洗禮,進行了西化。人們去教堂裏請牧師舉辦婚禮,人們吃起了西餐,拿起了刀叉,人們很少再用毛筆寫字,人們卻也醫院看病打針,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快捷。
社會在進步,在革新。
但快捷、方便,並不意味著精神的進步。
我們是中華的兒女,有著五千年的文化,在一味學習別人的這些年裏,勇敢的革新的過程之中,丟失了多少自己的東西?
周怡寶曾經在一次慈善晚會上說了這樣一個故事。
古老的建築被拆毀了,建起了一座座高樓大廈,卻又拆毀了高樓大廈,修複了古老的建築。
1953年,京城開始醞釀拆除牌樓,對古建築的大規模拆除開始在這個城市蔓延。
建築師梁思成因提倡以傳統形式保護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
目睹明清古城被野蠻拆毀,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撫磚痛哭,惋惜不已。
時任京城的副市長的吳晗當時負責解釋拆除工作。
為了挽救四朝古都僅存的完整牌樓街不因政治因素毀於一旦,梁思成與吳晗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不久,在文化部舉辦的文物界知名人士歐美同學聚餐會上,林徽因也與吳晗發生了一次麵對麵的衝突。她指著吳晗的鼻子大聲譴責:“你們真把古董給拆了,將來要後悔的!即使再把它恢複起來,充其量也隻是假古董!”
結果,國內的古董,拆到了現在,反複的拆,又反複的重建。
中國自古以來傳承的文化,如果現在不保護好,將來,如何可以傳承給我們的子子孫孫,現在,我們隻能指著重建的古建築,對我們的孩子說,這是明朝的,這是宋朝的,將來,我們的子子孫孫問起來,毛筆是如何握的?茶道、針灸是怎麼一回事?隻能看視屏和照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