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觀察一下,周圍不大不小中不溜的老板們:一個個眼高於頂、挺胸凸肚、旁若無人,跩得都快沒人樣了!為什麼?都是腰包給整的。你要突如其來地問他姓啥,沒準兒會發愣:姓啥?哂,問啥呀問?瞧我懷裏摟著美眉、旁邊跟著小秘、屁股後麵一溜煙的神氣(病沒病不知道,派頭不是?);瞧我一聲斷喝,員工股顫如篩的威風(對不對沒關係,唬人不是?);瞧我一夜之間分號遍天下的魄力(賺不賺錢不要緊,規模大不是?)……誰不知我姓老,名子,字老板,大號錢孔方!趕緊閃吧,不然會出人命的。隻是心裏禁不住納悶:好像比爾,好像李嘉誠也沒這麼飛揚跋扈吧,大老板就是不一樣,他們謙謹,至少懂得怎麼裝作謙謹。
一隻火雞和一頭牛閑聊,火雞說:我希望能飛到樹頂,可我沒有勇氣。牛說:為什麼不吃一點我的牛糞呢,他們很有營養。火雞吃了一點牛糞,發現它確實給了它足夠的力量飛到第一根樹枝,第二天,火雞又吃了更多的牛糞,飛到第二根樹枝,兩個星期後,火雞驕傲的飛到了樹頂,但不久,一個農夫看到了它,迅速的把它從樹上射了下來。
就我自個兒能耐
做老板的,在大事難事上身先士卒當然應該,但凡手下可以做得來的事情,未必件件都要親力親為,一是事情壓在手上出不來效率,二是下屬失去了鍛煉學習和發揮的機會,三是沒時間學習提高,沒時間想一些大事。
但是——
“什麼事情沒我命令,沒我過問經手,一準兒會出差錯。”
這是很多老板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他們引以為自豪的一件事。這是老板自己造成的後果。如果老板事不問大小都要親自參與,他怎能期待屬下獨立成長呢?無法獨立成長的屬下自然會經常出錯,特別是當事必躬親的老板不在場的時候。如果你不希望自己一輩子一事無成,或者不希望自已的能力不長反縮,那麼最好選擇一位懂得授權的老板,不要在意公司目前規模的大小。
此外,事必躬親的老板也無法留得住真正的人才。一位有創意,有擔當的人才絕對不希望老板常相左右。同樣的,一家留不住人才的公司,你怎能期望它有良好的業績呢?
而且這類老板在用人的時候,很容易以自己為標準來衡量對方,過於挑剔別人的毛病缺點,當然很難找到中意者。其實,用人隻是用別人的長處,隻要有長處可以利用,未必一定要苛求其方麵。
比如當初魏無忌把陳平推薦給劉邦的時候,劉邦說:“據說這個人不僅跟自己的嫂子私通,而且還很懶很貪財,品行這麼差的人怕是不行。”魏無忌說:“我向你推薦這個人,是因為他手段計謀很高明,能幫你出謀畫策打勝仗,又不是讓他替你理財、做女婿、當百官的表率,管那麼多幹嘛?”結果,陳平為劉邦立了許多功勞,成為西漢開國四大文臣之一。
還有些老板很是不可一世,動不動就指手劃腳地對屬下發號施令:“你做……,你處理一下……”
可是卻對命令(或指示)所要達到的目的和結果,卻又不甚了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也不搞明白自己到底在幹什麼要幹什麼,隻是覺得必須要讓屬下圍著自己的指揮棒像一群沒頭蒼蠅那樣暈頭轉向地繞圈兒,才感到愜意和安慰:“瞧,大家多聽話,多忙啊!”
至於忙出啥結果來了,他不明白也不在乎,反正他心裏隻認一個理兒:在忙就是好的,閑著就是不好的!
瞧,這類老板發號施令時那種登高一呼的精神頭兒有多足,風頭有多健啊:
①我是老板,理所當然是要發號施令!(不然,這老板當得還有啥勁?)
②問啥呀問,照我說的去做,準沒錯兒!
可是,精神頭上吆五喝六的老板們卻總是隻顧發令,大都不大記得向屬下交待清楚這道命令或指示——
①要達到啥目的?
②執行時需要注意些啥?
③啥時候完成?
④誰來協助配合?
接到命令的屬下不遵命吧,不行,老板會打屁股;遵命吧,指令不完整,既不知道授權執行的底線,又不知道執行過程當中如何隨機應變,當然也就更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達成什麼樣的效果。
結果,含含糊糊的命令,隻好含含糊糊去執行,遇到情況,隻好“向後轉”,跑回去向老板請示彙報。來來往往當中,不僅白白浪費掉屬下不少青春和精力,也讓屬下養成了屬下“有責任就往上推,有問題就向上反映”不發揮、不任責的習慣。長此以往,當老板的豈不是成了被動出招、到處撲火的消防隊員?還有時間精力思考或處理其它事情麼?能要求屬下做到“老板在與不在一個樣”嗎?
所以,別人的公司可以跨省跨國,而你的公司連一條街都跨不過去!
更可笑的,諸如此類的老板一提起自己的屬下,還會經常大發牢騷:
“你說,我上輩子作了什麼孽?花錢雇來的那些屬下,一個個全他媽的都是飯桶,隻會吃人飯不會幹人事!一天到晚,什麼事情都要等我決定等我命令,聽我吆喝才會做事。我一不在,或者不下命令,他們就隻會坐在那裏發呆,啥事兒也幹不成。唉,真不知道他們怎麼這麼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