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心在哪裏(1 / 2)

也許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心到底是什麼?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做什麼?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過去不可把握,未來不可猜測,看起來,"心"像是一個很神秘的東西。如果始終弄不明白這些問題。當你走到生命末端的時候,難免會感到懊惱。而要使自己的心穩住,就應當自覺自察,悟透自己。

一個人若沒有德行,又不認識這個心,他的心就會走樣變形;

就像一麵幹淨的鏡子染上塵埃,又像太陽被烏雲遮蔽,無法看到事物真實的麵貌。

人生、宇宙是我們當下所麵臨的現實問題,但是很多人都茫然不解。所以,必須透過修行、修心來體證真理。

那麼,什麼是心,我們又要修哪一個心呢?

你也許感覺到了,你要走的路有很多意外之處,還有很多離奇古怪的因緣,每一件事情都有原因和結果,在經曆這些事情的時候,人很容易喪失方向,要麼走崎嶇而錯誤的路,要麼幹脆就沒有路可走。

似乎怎麼想也想不出答案。但答案絕對是存在的。有一個謎擺在我們麵前:出生是為了什麼?死去又是到哪裏去?

大多數人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忙忙碌碌,忙著追求很多東西,不管是想要考上大學,還是想成立家庭,抑或是當官……各種各樣的目的,有的人能實現自己的目的,有的人花了很長時間才實現,有的人壓根都沒實現自己的目的。那麼,你是否想過,一旦目的實現了,自己又該去做什麼呢?或者,目的已經沒有希望實現了,又該怎麼辦呢?也許你隻能無奈地換一個目的。既然沒有一定要去實現的目的,人就會放鬆下來,回到本真的自己,這時候的人,腦子是最清醒的。

並不是隻有某些人才會頓悟,每一個人都擁有頓悟的能力。舉個例子,剛開始看書的人,看不懂書上在說些什麼;剛開始做題的人,往往不能得出答案,但看不懂書的人和做不出題的人,卻會在某一個時刻,突然就看懂了書、做出了題,我們把這種經曆叫做"悟",悟可以分為很多種,悟出了世界上的某種道理,是一種悟,此外還有小悟和大悟。"悟"更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本心的悟"。

人的心刹那間就發生變化。我們現在不可能擁有未來的心,我們現在這一刹那的心同樣是過去的我們不可能擁有的,那麼我們真正的心是什麼呢?在每天的生活中,我們看到的隻是事物的表象,而不是事物真正的一麵。

德山祖師看蠟燭的明滅時,悟出了一個道理:光明和黑暗都不是恒定的,都是在變化的,如果能夠察覺到這一點,並超越了光明和黑暗的變化,那麼你就進入了不生不滅的境界。

旅行的人總是在流浪,在不停地尋找自己的目的地,他們在世界上來來回回地走著,從不會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隻有那些住在屋子裏,不四處走動的人,才是主人;灰塵在空中飄浮,難道空間會隨著灰塵的飛舞而動蕩嗎?絕對不會。如果想要知道主人究竟是誰,就一定不要錯誤地把客人當做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