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那位老人(下)(2 / 2)

巴塞洛繆此前遇到過指令被拒絕的情況,那是邏輯核心做出的保護性判斷,計算機會給出完整的倫理分析作為理由。而涉及男孩的身世情況則完全不同,“創世紀”別扭的表現讓博士覺得並非單單是利他主義邏輯核心作祟,他感覺計算機本身有傾訴的欲望,但被背後伸來的一隻大手扼住了喉嚨,沒辦法發出聲音,這種鬥爭在無聲無息中發生,最終的結果就是一句莫名其妙的“對不起”。巴塞洛繆開始嚐試著旁敲側擊,想辦法繞過障礙尋找蛛絲馬跡,在男孩九歲這年,他終於從配時委員會卸任,可以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進行探尋。每次看到孩子聰慧活潑的臉,博士總感到心懷愧疚,可他不能停下,真相已經越來越接近,隻剩下一張薄紙的距離。

這個下雨的夜晚,他忍耐了整整一個禮拜的情緒終於在心底作祟,爵士樂、威士忌和書籍都無法填滿這種饑渴感,巴塞洛繆打開抽屜,拿出一個信封,那是上周得出的調查結果,有關九歲男孩一切秘密的報告。繞過邏輯核心的複雜編程體係運轉了一百天才終於得出結論,在輸出結果的刹那,那台終端機因為過載而起火燃燒,整個GTC總部東翼的量子網絡陷入癱瘓,巴塞洛繆不認為那是個巧合,他觸動了某種防衛機製,可由於操作的隱蔽性並未遭到強烈的攻擊。每一步窺探都會將自己留下的所有痕跡全部抹去,博士認為自己並未暴露,無論是誰在保護著男孩,都隻是無意識地發出威脅而已。

九年的心血化為一張打印紙。巴塞洛繆不知道該不該閱讀紙上的內容,猶豫再三,反複多回,信封被無數次打開又合攏,邊緣已經變得毛刺粗糙。“不,不。”他忽然自語道,將信封丟到桌上,大口喝光杯裏的威士忌。他覺得這不隻是一個信封,而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好奇與恐懼在心底劇烈交戰。“叮咚。”這時手機響了一聲,適時解除了他的糾結,那是項目組發來的一條例行彙報:“23:01,運行狀態不穩定,距離極限值還有15%的空間,值班組長判斷是演變速度太快引起的,根據操作規程將演變速度減緩為240:1,再做觀察。如果晚上情況不好的話,我會打你電話的,別睡得太沉,博士。——夜班,馬黛兒。”

巴塞洛繆沉吟一下,回複道:“不要緊,隻要未到達極限值就可以繼續,已經這麼久了,沒人承擔得起重新啟動的結果,不是嗎?我會晚一點睡的。”

退出配時委員會後,布蘭登·巴塞洛繆就承擔了“世界”項目組的領導責任,盡管GTC對外宣布“世界”的研發時間不超過五年,但其實早在20年前世界演化模型就已經啟動,10億個人格線程分批注入虛擬世界,博士與科學家們每天好奇地觀察著這個初生的世界,看世界在完全自主的情況下飛速演變。“建造一個世界”的想法源於博士同吳天嵐的一次談話,吳天嵐當時二十歲出頭年紀,是某醫療組織派駐GTC總部的一名心理治療師,她與巴塞洛繆偶然相識,因為彼此的經曆、學識與人格魅力相互吸引,成為關係有些曖昧的忘年之交。吳天嵐的父親是一位理論數學家,在科學碰壁的黑暗時代精神崩潰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她由此變得偏激執拗。一次聊天中,吳天嵐提出了“斯金納箱”理論,指出如果建立一個世界模型,觀察那些虛擬人格在規則的牆壁之內做出的舉動,一定對人類的未來有所幫助。巴塞洛繆當時顯得非常震驚,晚上回家之後經過仔細思考,第二天就提出了“世界”的雛形。

放下手機,巴塞洛繆決定再喝一杯就上床去,看深夜的足球賽轉播,一邊等待世界項目組的消息。他把那個信封塞回抽屜,喝了一口威士忌,這時頭腦忽然感覺一陣眩暈,這種奇怪的眩暈已經持續了一天,看來喝酒對頭暈沒什麼改善作用。博士揉著眉心站起來,披上毛毯慢騰騰走向臥室,忽然一個微弱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像有人在身後竊竊私語。他猛然轉身,抓起煙灰缸環視四周。沒有人在。書房中隻有他自己、音樂聲和外麵的雨。

“我來了,外麵的人。”

聲音突然清晰了,並非來自外界,而是響起在腦中。一陣炙熱的灼痛感從心髒部位傳來,博士踉蹌著坐倒在地,捂住胸口,滿臉驚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