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生活與工作壓力過大,不知道如何緩解、釋放,精神不是崩潰就是坍塌。一個所謂成功的人,如果用生命為代價,或者犧牲愛情、友情乃至親情,這樣換來的金錢、地位以及榮譽又有什麼意義?

我們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行為常常背離生命與精神的真義;我們最難找的就是心理上的平衡點,以致迷失了自我,找不到北。多少人感歎活得累,活得不容易,一身疾病,一生苦悶,遺憾多於自豪,有的人甚至隻剩下空空的軀殼而靈魂無法安置,或者金滿箱、銀滿箱而內心十分的孤獨和空虛,有的人自輕自賤,羨慕別人活得開心……

為了一位心儀的情人,你睡不好,吃不香,苦苦等待了幾年,甚至幾十年。最終還是鏡中花,水中月,伊人在水一方,眼睜睜地看著她(他)與別人踏上了婚姻的殿堂。與其痛哭流涕,不如嗬嗬一笑,幽它一默,“天生我材必有妻,千金跑光愛複來”。

為了一個夢寐以求的官職,你看人眼色,委曲求全,甚至幹一些昧著良心、扭曲人格的事,搞得人不人、鬼不鬼,到頭來別人卻踩著你的肩膀上去了,自己成了官場的犧牲品。與其失意的貓兒不如鼠,不如“大笑一聲朝天去”,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這世界有太多的喧囂,太多的誘惑,太多的色彩,太多的價值觀。多少人陷入紅塵,不知不覺地給自己捆上一條條繩索,或者把一副副枷鎖強加於身,被折磨得身心俱疲,以致喪失了快樂,鬱悶的心裏發不出悠然自得的笑聲。

這一切都源於失去了心理的平衡。你心理平衡了,你就可以笑傲江湖,笑傲職場,笑對所有的得得失失。蘇東坡一貶再貶,他一直活得自在快樂,他的平衡點是“無官一身輕”,不能朝中當宰相,可以在鄉野自由地飲酒做詩與交友。李嘉誠財富越積越多,他沒有因財富招災惹禍,他的平衡點是“為富可仁”,把財富分給別人,多做慈善事業。霍英東和何鴻燊能合作四十年,他們的平衡點是“友誼重於金錢”,在利益分配上吃虧算不了什麼,沒有友誼就沒有合作,沒有合作,利益就等於零。

心理平衡點,其實也就是心理調節點,就像一個天平,你找到了準心,左右無論哪一邊重,都可以使它保持平衡。例如,在人與人的競爭中,有的人實力就是比你強,雙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但你可以調節準心,找到平衡點,即放棄一些東西,去贏得自己所需要的。正麵的衝突與對抗,並不一定帶來平衡,而“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可以達到平衡。這個“暗”就在自己心裏,你的“心象”決定你的一切。

古人雲:“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心理平衡的過程就是“慮而得”的過程,就看你如何掌握,如何取舍。

生活中有太多痛苦與歡笑的淚水,掬一把給心靈洗個澡。要常常觀照心靈,撫摸心靈,也就是和心靈對話。給自己鬆綁,在一片寧靜裏,問問自己真正需要什麼?喜歡什麼?想躲避什麼?為什麼活得累?為什麼患得患失?你的心還能被什麼所激動?它是敏感的,還是已經麻木了?

在工作和生活中,任何事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很難,但找到心理平衡點就不難了。在感情與理智之間,在完美與不足之間,在得與失之間,在物質與精神之間,在工作與休閑之間,等等,你找到了心理平衡點,就會增強自我承受能力,應變能力,使自己少些煩惱,多些快樂。本書遴選最貼近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帶有普遍性的80多個失理失衡者的心理問題作為案例,開出心靈處方,幫助更多人找到心理平衡點,讓精神盡快回歸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