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茹在薑林這邊坐了一下午,最後還是搜刮走了薑大哥那珍藏的若幹極品好茶葉,也算是滿載而歸吧。當然,薑林那頭明麵上吃了個大虧,實際上暗搓搓地還是換到了不少好東西。
“你呀,每次清汝妹子過來,你就格外孩子氣。”送走了趙清茹,薑林家的那口子,頗為無語地搖了搖頭。
“你不懂,這丫頭肥得很。用越宋那原話講,這叫‘劫富濟貧’。”薑林並不以為然地擺了擺手,連連道“沒事兒”。
這麼多年的關係,薑林家的那口子又豈會不明白。
另一邊,從薑家出來的趙清茹也沒閑著,至少花了一下午的時間跟薑林溝通下來的結果,有些事兒得暗搓搓地準備起來了。畢竟即將到來的08年,打從一月份開始,就災不斷。
幾十年從未遇到的南方大雪,偏偏又正值春運期間。對於在外拚搏的華夏兒女而言,沒有什麼比春節回家過個團圓年,更讓人在乎的事兒了。還有之後的大地震……一樁樁事兒接二連三地發生,當年還要籌辦夏季奧運會,隻怕當時的國際上那些個沒安好心的,都睜大了眼想看華夏的笑話。
所以這一次,雖不需要繼續籌備奧運會,其他事兒還得早早未雨綢繆起來,用不到總歸比因為準備不足造成二次甚至三次傷害強。
之後趙清茹似乎越發忙碌了。兒媳婦許清如這一胎懷相不錯,至少妊娠反應並不明顯,顯然是個安安靜靜的寶寶。懷孕滿三個月後,不等原原夫妻倆開口,趙母便將孫媳婦給親自送回四合院這頭,免得再被嫌棄。
看得出,許清如這三個月日子過得挺不錯的,原本的瓜子臉變成了鵝蛋臉,整個人柔和了不少,處處透著“母愛光暈”。
“姆媽,其實外婆當初提出讓我住大院那邊,真的是為了我跟寶寶好。”這一晚上,原原因為應酬沒回家吃飯,就趙清茹婆媳倆時,許清如微紅著臉,有些怪不好意思地開口道。
“你跟原原能意識到這一點,也不枉你們的外婆多事一回了。”趙清茹笑了笑,寬慰道,“放心吧,你們的外婆不是那種心兒的人,也能明白你跟原原才新婚,正是蜜裏調油的時候,自然是不願意分開的。你若真覺著不好意思,周末的時候再過去住兩,讓原原送你過去就行。”
“哎,這個周末我便過去。之前也是怕打亂了老婆婆跟外婆的生活節奏,還有大舅母……”
“會不會打擾我那奶奶跟姆媽的生活節奏,暫且不。你們那大舅母沂南,現在除了朝九晚五地上班,就一門心思地相看兒媳婦,你若過去,讓她早點兒習慣有兒媳婦的日子也是好的。”趙清茹不客氣地玩笑道,倒是一點兒都不在意自家好友兼嫂子的錢沂南聽到這話會有怎樣的反應。
雖趙清茹的是實情,身為晚輩的許清如也不好多什麼,除了笑了笑外,便沒再吭聲。
因為許清如胎相穩固了回到了四合院這邊,趙清茹雖忙,晚上也是盡可能地早早回家,一道吃晚飯。作為丈夫的原原也是如此。
從養生的角度,早餐要吃飽,午餐要吃好,至於晚餐則是盡量要吃少。問題現代社會,尤其在大城市,能堅持做到按時吃早餐就不容易,到了中午多半是所謂的工作餐或者快餐,唯獨晚餐是一家人難得能湊在一起吃的,自然少不了豐厚些。
許清如雖有了身孕,因為閑在家的關係,便想著為家裏出一份力,盯上了廚房。偏偏許清如在做飯方麵沒太大賦,雖不至於分不清糖跟鹽,也就是將菜捂熟的水準。用趙清茹的解釋,中餐總歸比西餐要複雜些,能弄熟最主要沒將廚房給燒了,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
趙清茹這話,自然不會無的放矢。當年的她就差一點點將廚房給點了,幸好及時發現沒有釀成最終大禍。
所以,趙清茹覺著,她這個當婆婆的,其實真的挺好話來著(大霧)。
日子就在這平平淡淡中飛逝,轉眼到了07年的聖誕節。聖誕節這種純西方的節日,這幾年隨著華夏加入,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加劇,挺受年輕人的追捧的。當然,這裏頭也有商家的一份功勞在。
一跟倆尾巴陳以及周彥之一直繼續著他們的環球旅行,除了每隔一段時間能收到他們來自當地的電話以及禮物外,平日裏主要靠郵件聯係。在這西方的新年聖誕節裏,趙清茹倒是早早地收到了自家閨女給提早郵寄到家的聖誕禮物。07年的聖誕節,一三個據到了大洋彼岸的米國,在老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