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銘當然也看到了導師,說實話,導師還是比較年輕的,隻比自己大四歲,卻已經有了現在這樣的地位,還是非常優秀的。
葉銘的“分神”,隻花了他一秒鍾的時間,他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內的一個重難點上。
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公式,應用範圍較廣,也涉及到很多東西。葉銘很快就掌握了它,不過他並不滿足於表麵上的掌握,他開動心靈中樞,尋找一切變式、特殊情況、巧妙的運用方式等等。
甚至他還結合理論與猜想,將這個公式擴展延伸,極大的提升了掌握程度。
看到葉銘的停頓,柏文淵看著當前頁麵,思考了一會,這個公式本身並不難掌握,難的是變式與巧妙的運用,但他有個小竅門,隻要抓住三個定量,就可以靈活運用,足以應付絕大多數狀況。
“嗯,這個公式,你可以參考波恩三定律,運用到這裏,抓住三個定量,這三個。”柏文淵在公式上點出三個字母,看著葉銘的反應。
葉銘抬頭,看著柏文淵:“波恩三定律的確是可以搬到這裏,但能應付的情況不多,在這兩個值的和不超過2191的時候。”葉銘點出兩個字母:“不會有問題,反之則不行。”
“這兩個數值的和超過2191的情況,大多數出現在高檔星甲上,那種狀況下,答案就會出現細小的偏差。”
“偏差就是錯誤。”
柏文淵點點頭:“兩個數值的和超過2191的情況,可以將卡讚的核心思路用在這裏。”柏文淵沒有繼續說下去,卡讚核心思路的運用,是他個人的研究,並沒有廣泛性,雖然他暫時還沒有發現問題,但畢竟不太成熟。
“卡讚核心思路在於削值,運用在這裏,適用情況更小,必須要這兩個值是3的倍數才行。”葉銘運籌帷幄,這些東西他早就模擬過,並且否決了,他此時正在努力尋找一個通用的方案。
柏文淵眉頭一挑,3的倍數嗎?他抽出一張紙,設了幾個數值,十分鍾過後,才發現果真如此。
“這個公式你研究多久了?”柏文淵忍不住問,雖然有點打擾他人學習的嫌疑。
“十五分鍾。”葉銘頭也不抬。
柏文淵忽然覺得自己有點跟不上了,這個學員的思維速度,讓他動容,柏文淵有些不甘心,不是說好指導他的麼?現在怎麼反過來了?
節奏不對啊。
接下來一個多小時裏,柏文淵多次嚐試指導葉銘,然而每次指導到最後,才發覺根本就不需要,葉銘的思維速度與深度,柏文淵居然堪堪能夠趕上。
但說到指導,卻根本沒有這麼一回事。
最後,這個“心血來潮”的的指導,以柏文淵一臉無奈的離開告終。不過,柏文淵也放心了,畢業考是沒有問題的了。
摸底考試持續了2天,毫無疑問,葉銘以全年級第一的成績通過,一個星期後是升學考試,四個年級都在同一天舉行。
葉銘申請參加大四的畢業考試,並在畢業考前三天完成了所有課程的學習,最後三天鞏固深化了一下,個人感覺一般,唯一的遺憾,就是時間實在太緊迫,有很多細枝末節的內容顧及不上,學習深度沒有達到讓自己滿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