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自盤古開天以來,在這世界裏,仙神無數。
神話時期的神仙,擁有著移山填海,摘星拿月之能。
自共工怒觸不周山後,女媧娘娘補天成聖,而巫妖之族類消失在世間,從此人族獨大。
而自那驚天一戰後,神仙隕落無數。本是與天地同壽的神仙,竟在短時間內消失在這個世界之上。
在那一戰後,女媧娘娘為了人族能夠更好的生存在這個世上,以昆侖山脈頂端為線,將所有的神仙納入所謂的仙界之中。
而在仙界之下的便是人族繁衍生存的人界。
自大禹劃分中原九州以後,人界已無一神仙在世間行走。
而修仙的法訣,自此斷絕。而以無數先輩英才的不斷創造,逐漸出現了武學一道。
自後天而起,至陽神而止。下可飛簷走壁,上至攪動風雲。
而那陽神之上,則是被列入仙人行列的無上境界,破碎境。
自人族鑽研出武學以來,曆代強者不斷地完善著每一個境界的修習要訣。
後天境,乃是武者之基礎,納精元於丹田,化為內力,能夠強身健體,飛簷走壁。
先天境,則是武學之門戶,通天地之橋,化先天之息,以先天內力聚於兵刃拳掌之上,可碎石斷玉,強悍無比。
而在先天境之上,則是以氣化神,聚先天之氣,以意境之力作引,化為先天真氣,能夠化作劍氣刀罡,隔空傷人,殺人於無形之中。
至於那武學至境,陽神境,卻是能夠將意境化入天地之中,虛空橫渡,天地變色。
不過武道之路,往往止步於陽神境頂端,卻是從未有人能夠突破到那傳說中,神仙一流的巔峰,破碎境。
不過在神話之中,神仙出手,便能令山河顛倒,日月傾覆,威能無窮,是每個武者都神往不已的頂點。
而這些武學的起點,都是起源於昆侖山中的一塊石碑之上。
那塊無字天碑,在昆侖玉墟之中埋藏。開創武道之始的那位前輩高人,在昆侖山之中行走之時,偶然的發現了那塊石碑,自此開創了整個武林盛世。
當時武道界中,最強的幾位陽神境強者,約戰於昆侖雲峰,也就是昆侖玉墟所在的山峰。
最後卻引來了一名神秘之人,將整個玉墟封印起來。而那些準備奪取無字天碑的幾位陽神境強者,竟是全部被廢去了修為,逐出昆侖山地界。
而那出手的神秘人,自稱為古之地仙遺脈,為守護昆侖之秘,故而留下封禁,隻允許三十歲以下的俊傑進入昆侖玉墟,探尋曾經上古仙人所留之物,以及一些遺留在人界的珍寶。
“吾乃上古地仙遺脈,琴月,今日宣告世間,昆侖玉墟禁製十年一開,若有有緣之人,可得登天之途。”
地仙琴月的聲音傳遍九州大地,而後消失不見。
自此,武林之中,每十年便組織起無數三十歲以下的青年英才,前往昆侖玉墟遺跡之中探尋地仙遺寶。
九州大地幾經風雲更變,王朝更迭,而整個武林卻是經久不衰,並未因哪個王朝控製九州大地,而變動太多。
三百年前大宋太祖問鼎九州,開創出了大宋盛世,無數武林門派世家紛紛崛起。而許多古老門派世家,被時光衝刷,有的任然屹立不倒,有的則化為史書中的一點墨跡,同塵共去。
大宋盛世之時,武林中以瓊山,少林,武當,天機閣為武林之中的翹楚。
而在同一時間,江南張家,北方蕭家,中原林家,塞外南宮家則是被稱為四大武林世家。
太祖年間,陽神境高手在定國之戰中紛紛隕落,是以武林的格局變化無定。
而當時以江南張家最盛,有著江南劍聖之稱的張君越,獨步武林,成為當年武林第一高手,從而奠定了江南張家的地位。
張君越手持一把天青色長劍,迎戰整個九州武林,將無數武林人士一一擊敗,從而奪取到了天機閣武林高手榜的頭位。
在張君越首先跨入陽神境之時,與他齊名的霜雪神劍蕭雪約戰在臨安西子湖之上。
距離陽神境隻有一步之遙的蕭雪,全然不懼地與初入陽神境的張君越一決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