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環相扣(1)(2 / 2)

“臣要說的話都已經說完,還請皇上定奪……”

公孫顒不問他究竟想要怎麼懲治公孫冏和蘭貴妃,隻是將他要稟告的事都說了出來!

公孫冏,要怪就隻能怪你太霸權,若不是本王出兵與你會合,單憑你手中的那點兵力,怎麼鬥得過公孫倫……

你我同朝為王,為何本王事事要聽你差遣……

柳怡柔告訴公孫顒的這一切,便是想借河間王之手除去齊王……

齊王陰險狡詐,決不可長留……

這宮廷便是這般,沒有永遠的敵人,亦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

為了利益,相互利用,相互合作,達到目的,棋高一著者再除去對自己有障礙的人!

這般爭鬥,這般傾軋,隻為利益,公孫冏眼中容不下柳怡柔,時時惦記著她手中的金甲軍,那柳怡柔的眼中也留不得他,是生是死,全憑公孫釗做主……

如今,公孫釗身後有西北軍撐腰,已不再是那個任由別人宰割的小皇帝了,隻是江山尚未牢固,而宮廷又是幾經風雨,小皇帝仍需勤政努力……

公孫顒隨即朝後退了幾步,彎身施禮,淡聲說道:“臣告退……”

在他即將踏出禦書房的時候,卻聽公孫釗開口叫他,“河間王請留步……”

公孫顒的唇邊蕩起一抹笑意,回過身去,再度行禮,“皇上有何吩咐……”

公孫釗站了起來,眼光直直的瞧著公孫顒,說道:“河間王聽旨,朕命你徹查許皇後被害一事,一有進展,即可來報……”

“臣……領旨,叩謝皇恩……”公孫顒跪地磕頭行禮,唇角的淡笑變為夾雜著殺意的冷笑。

從禦書房出來,公孫顒持著公孫釗的聖旨,去了天牢,瞧著柳怡柔那仍舊是風輕雲淡的模樣,他笑了笑,躬身行禮,“臣公孫顒叩謝太後娘娘聖恩……”

柳怡柔抬眸朝他笑了笑,“別忘了王爺答應哀家的事……”

“臣,定當盡力為太後謀劃……”

柳怡柔以公孫冏的性命,公孫顒心心念念的權勢為誘餌,致使公孫顒答應她,將她救出天牢。可待公孫顒前腳剛從天牢走,那廂公孫冏便進了禦書房……

在聽到小內侍的通報後,公孫釗的手緊緊地握成拳頭,眼睛微微眯起,恨意和殺意浮現在他的眸中,怒火似乎要從胸腔裏蔓燒開來,他的腦海中又浮現出了許芳躺在軟榻上,蜿蜒的血跡滑落在地上,猶如那傳說中漫天盛開的彼岸花,妖冶卻又令人畏懼……

“臣,參見皇上……”

思緒和目光攸地從宣明殿那個早晨收回,隱忍遮住了一切,側身冷眉相視,公孫釗淡然問道:“齊王有何事?”

公孫冏轉了轉手上的扳指,似笑非笑的說道:“眾位大臣請命,請皇上嚴懲太後娘娘……”

說著,衣袖微動,從他袖中滑落一片紙張,公孫冏笑著呈上,“這是眾位大人的聯名書信!”

公孫釗的心髒猛然一抽,抬起眸子,眼神閃動的瞧著唇角上揚的公訴冏,心裏忽然沒了底,垂下了眸,不敢去看公孫冏的眼眸,不想從他的眼中瞧見威逼和脅迫,卻又不得不從他手中接過那所為聯名信……

絲帛雖薄,拿在手中卻是異常的沉重,寥寥幾個人的簽名,就決定了柳怡柔的性命!

當初迎她回宮,他曾經說過,允諾她一生平安康樂。可是,這一次,他又要對她刀劍相向嗎?一國帝王,金口玉言之說,一言九鼎……

低頭瞄了一眼書信,公孫釗暗暗將上麵的名字都記了下來,這些人敢不顧聖意,聽從齊王的話,預置太後於死地,想必定是公孫冏的心腹,待到公孫冏伏誅,這些人一個不留……

“齊王太過於心急了,太後雖有失國體,但畢竟是一國之母!自是不可與民間婦人相提並論,況且,當初朕迎太後回宮時說的話,齊王難道都忘了嗎?”

說著,他故意瞄了一眼公孫冏,公孫冏的神情一緊,一層冷汗便浮在了背上,公孫釗迎接柳怡柔回宮時說過的話……

他隻記得,柳怡柔像是宣告一般的說,西北數十萬大軍從此盡歸皇帝囊中,凡有意圖不軌者,殺無赦……

可是,公孫冏究竟對柳怡柔說了什麼?他的心裏還真是沒有底……

舔了舔唇,試探性的開口詢問,“皇上所指意為何?”

“朕當初答應過母後,定不會再對她刀劍相向……為君者,一言九鼎,當初自是立下誓言,便要允諾……”

聽及至此,公孫冏是放了心,淡淡一笑,“皇上所言甚是,太後娘娘定是受奸人所惑,依臣之見,太後無罪,隻是腹中的孩子萬萬不可留……”

齊王退後一步,放過太後,皇帝退後一步,隻需讓太後將胎兒打掉,一切皆大歡喜……

公孫釗抬起眼眸,冷冷的看著公孫冏,他真的有些不明白,為何公孫冏會對柳怡柔之事如此的費盡心思?

他的心思,真的是令人猜不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