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雲疑霧(1)(2 / 2)

賈德貴瞧著公孫淩的一臉肅然,連忙領旨辦事去了!

皇上議事,後宮不可參政,柳怡柔便屈身告退。

回到椒房殿,她心裏也頗為不安,來來回回的殿中踱來踱去,卻是心頭萬般思緒,不知該怎麼捋順,腦海中驀地靈光一閃,似乎是想起了一個人,那個帶著金色麵具的男人,對,是匈奴王子……

是匈奴,如果吐穀渾獨立之後向匈奴示好,一旦匈奴接受了,那麼大晉的半壁江山危矣!

如今之計,不應該想是怎麼去討伐吐穀渾,而是怎樣安撫匈奴,使得匈奴和大晉站在統一戰線上,孤立吐穀渾……一旦吐穀渾孤立,再次收複便是指日可待……

想到這裏,思緒也豁然開朗了,大步踏出了椒房殿,徑直向禦書房走去……

剛走到禦書房門口,便聽到了裏麵一陣的嘈雜聲,似乎是在吵架,從亂糟糟的聲音中,她聽出了楊秉承義憤填膺的聲音,“臣認為不應該出兵……”

“皇上,如果如楊大人所言,放任自流的話,一旦吐穀渾與匈奴結成聯盟,大晉的北疆危矣……”

柳懿的聲音沉穩,卻是將利弊分析的頭頭是道!

“皇上,大司馬所言也極為不妥!如今開戰的話,對我大晉是百無一利的!現時發兵,行至吐穀渾已經是隆冬時節了,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兩樣都占不到,隻餘下人和也會很快被瓦解的……”

而楊秉承的話卻也是句句為實,貿然出兵征討,很可能將全軍將士置於雪原之上,到時候,便會悔時晚矣……

公孫淩一時之間陷入了沉默,偌大的禦書房也沒人敢再應聲了……

“本宮倒有一法,皇上可以先思量些許……”

柳怡柔在這個時候跨進了大殿,頓時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唏噓聲響了起來,就連公孫淩也滿是疑惑的瞧著她,可她的臉上仍舊是洋溢著自信,朝著公孫淩福了福身子,“臣妾參見皇上……”

楊秉承見到她之後更是嗤鼻鄙夷,不等柳怡柔開口,他便先行質問:“皇後娘娘,後宮不可幹政這條規矩您是應該知道的吧?”

柳怡柔在出了椒房殿之後就想到了在禦書房會有眾人質疑和譴責,但她決定的事便不會改變,仍是淡淡的笑了笑,朝著楊秉承坦然說道:“這句話是沒錯,可凡事都有例外的……”

“有何例外?”楊秉承甩了甩衣袖,瞧向了公孫淩,眼中帶著威懾……

公孫淩無視了他的威懾,朝著柳怡柔淡淡笑了笑,“因為皇後乃是大晉皇朝唯一一個可以進入觀音殿的皇後……”

柳怡柔確實是第二個進入到觀音殿的女人,太皇太後是第一個,當她進殿的時候,卻是以皇太後的身份進殿,但當時柳怡柔進殿的身份僅僅是一個淑妃……

朝著公孫淩感恩地笑了笑,公孫淩笑道:“皇後有何法子,但說無妨……”

“吐穀渾自立,一旦和匈奴或者是西域諸國結成盟國,那大晉的江山危矣!如果,現在派遣使者前去匈奴安撫,一旦穩定了匈奴的情緒,吐穀渾便會孤立無援……”

公孫淩眼前一亮,讚許的眼光投向了她,剛才議事之時,朝臣很自覺的分成了兩派,以柳懿和楚王為主的主戰,以楊家人為首的主和,公孫淩正在頭疼到底該怎麼處理,卻聽到了柳怡柔提到的中肯的建議……

看到眾臣也覺得這個意見不錯,公孫淩笑了笑,清咳了幾聲,道:“朕認為,皇後的意見尚可,不知眾卿可有意見?”

眾人瞧著公孫淩一臉得意洋洋的姿態,又瞄了瞄了柳怡柔站在一旁的淡然,於是,很是識時務的齊聲說道:“皇上聖明,皇後娘娘聖明……”

如何對待吐穀渾獨立的這件事上,就以柳怡柔的意見為主了……

那晚,公孫淩去了久違的椒房殿,沒有通報,進殿時卻瞧見柳怡柔倚著床在看話本,輕聲走了過去,待立在她身前時,她才回過神來,連忙起身請安,公孫淩擺了擺手,笑道:“不必拘禮了……”

在她身旁坐了下來,握住了她的手,瞧著在紅燭下映襯著的嬌媚的容顏,他側身在她頰上輕輕一吻,而後笑道:“為什麼會幫朕?”

柳怡柔愣了愣,“因為想看皇上完成自己的心願……”

公孫淩的心願,乃是收回王權,做一個有所作為的帝王……

不再詢問她的心意,也不再多說什麼,兩個人偎在一起,那種心的默契,在兩人心底蔓延開來,如此足矣……

芙蓉帳垂下,吹滅了搖曳的紅燭,鴛夢惹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