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娣到了浣衣局開始所有人都瞧不起她,後來隨著她害喜而表現出來的症狀,使得領頭嬤嬤瞧出了端倪,仔細盤問之後,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單單因為皇上寵幸了王娣,便給她無端招來禍端,被貶至浣衣局做粗活,如若讓司徒充儀或者其他娘娘她有身孕,王娣便隻有死路一條了,領頭嬤嬤幾經思索,便決定將此事瞞了下來,準備等待時機稟告太皇太後……
沒想到,這幾年,浣衣局倒也是多事之秋,細碎紛雜的事層出不窮,而朝中的局勢也是風雨飄搖,太皇太後一族把持朝政,各個外戚分食江山,司徒充儀雖然不受寵,但皇後和貴嬪仗著娘家的身份,恃寵而驕,作惡後宮,致使皇上登基近七年卻無子嗣……
龍子之事一拖再拖,終於,司徒充儀查到了些許端倪,即刻稟告了梁貴妃,貴妃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以一個小小過錯將王娣杖斃,外人看來,不過是死了一個宮女,任誰也不會多疑,王娣死後,孩子更是孤苦無依,再呆在浣衣局難保不被他人發現,嬤嬤慎重考慮之後,決定將此事稟告與柳怡柔……
當柳怡柔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這件事梁貴妃顯然是已經查出了一些蛛絲馬跡,如若她強加幹預,不是不可以,但會造成什麼後果她便不得而知了……
鄭家倒了之後,可以與楊家相依偎的外戚隻餘下了梁家,楊家的根脈雖大,但跟盤錯雜,讓太皇太後真正相信的也就那麼幾個,公孫淩對楊家防備已久,朝中重臣之位不可能盡數都收入楊家囊中,所以,太皇太後看中了鄭家和梁家……
當初,在她的堅持下,公孫淩迫不得已才離鄭氏為皇後,雖然喜歡過貴妃,但隨著鄭梁兩家勢力的入侵,公孫淩漸漸也撇開了梁貴妃……
如今,公孫淩終於扳倒了鄭家,太皇太後卻更加倚重梁家了,如今,柳懿不在洛陽,公孫淩還不可直接與楊家翻臉,這才對貴妃處處遷就,如果這個時候柳怡柔與貴妃作對,那麼將會牽一發而動全身,甚至會連累遠在西北的柳懿和在朝堂上還處於被動的公孫淩……
“這件事牽連甚廣,本宮還需要詳加調查!你若是擔心孩子的危險,不如就將他先交給我!本宮向你保證,定會護他周全……”
這已經是柳怡柔所能做到的最大的讓步了,如果放置不管,任由梁貴妃加害這個孩子,她內心也不允許自己這麼做,將孩子帶走,派人詳細調查當年的來龍去脈,一旦落實這個孩子的身份,定會快馬加鞭稟告給公孫淩……
嬤嬤也知道柳怡柔的難處,宮中都有傳聞,柳後心慈,將孩子交與她,總好過在浣衣局!